
前言 STM32L4 系列的微控制器采用新型结构制造,得益于其高度灵活性和高级外设集,实现了一流的超低功耗性能。 STM32L4 系列产品的性能为应用提供最佳能量效率,在超低功耗领域首屈一指。 STM32L4xx 器件基于 Cortex®-M4,具有 FPU 内核。它们的工作频率可达 80 MHz,并实现了在 80 MHz 频率下具有 100 DMIPS 的性能,由于集成了 ART Accelerator™,还能同时保持尽可能小的动态功耗。 STM32L4 系列产品具有 FlexPowerControl,它提高了功耗模式管理上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应用的总体功耗。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用电池并 / 或降低其成本,处理器工作模式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除了功耗考虑,还必须考虑应用约束条件。因此,微控制器需要能提供多种工作模式,以支持所有的应用,同时要使功耗性能始终接近最佳。 在许多超低功耗应用中,微控制器长期处于睡眠中,随后有很短时间的密集工作。 本应用笔记提供了定性和定量信息,以便能在开始实现和优化应用之前配置每个工作点 (频率、范围、低功耗模式 ……)。 本应用笔记采用了来自 EEMBC 工业标准的 ULPBench™ 基准作为参考实例,将计算和仿真与测量结果关联起来。 1低功耗应用简介 在关注电池寿命的应用中,必须优化系统,以在最小功耗下提供最大性能和反应性。 这类应用通常包括两个不同阶段: • PROCESS 阶段,其中,在规定时间间隔 (RTC)或外部事件 (GPIO,中断 ……)下,需要处理一些传感器或无线电信息。 • INACTIVE 阶段,其中,系统处于睡眠,并等待 RTC 或 GPIO 唤醒。 ![]() 1.1 要考虑的关键参数 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能标准 (除了功耗以外): • PROCESS 阶段要求在给定时间帧内执行一定数量的指令。 • INACTIVE 阶段要求能保持一定的最少内容 (数据 RAM 保持)和唤醒能力 (外设,GPIO, RTC……),同时使功耗尽可能低。 而且,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换须支持不同的约束条件: • 睡眠到运行的转换要求在转换时具有快速唤醒时间且峰值电流 (也称为浪涌电流)最小,以便能够设置外部电源。 • 运行到睡眠的转换不太关心其时间,但需要进行优化以节约能源。 当面临这样突发型操作时,需要考虑四个参数: • 平均功耗。该参数 (Pavg,以 µW 表示)决定了电池大小,以支持所预期的自主性。 • 最大峰值电流。该参数 (Ipeak,以 µA 表示)决定了可用的电池类型,以及需添加到板上的外部元件的数量和尺寸 (去耦电容)。 • PROCESS 阶段的处理性能。该参数以 DMIPS 表示,它与 CPU 频率 (Freq)成比例。 • 反应时间。它是唤醒信号源激活和第一条指令执行之间的时间,通常在中断服务程序(ISR)内、上下文被恢复后 (Power,数据空间上下文,时钟 ……)。 1.2 ULPBench™ 说明 EEMBC ULPBench™ 基准非常适合用来评估超低功耗性能。它是一种标准化测试,支持任何 8 位、 16 位和 32 位微控制器的特性。 至今,只有 CoreProfile 已经标准化。它支持对下列资源的能效进行评估: • CPU, RAM 和闪存 • RTC 定时器和唤醒机制 • 32 kHz LSE • 电源管理电路 PROCESS 阶段中, EEMBC ULPBench™ CoreProfile 实现: • 数据数组操作,包括置换和排序 • 利用 8 位和 16 位数学计算进行简单滤波 • 简单状态机 • 简化的 RTOS,称为 TES,能够测试实时事件。 用来比较不同的微控制器时, ULPBench™ 结果以得分表示,它由平均功耗 (以 µW 表示)除以 1000 得到。 ![]() 其中 Avg_current (µA)是电流消耗 IDD ,在 VDD = 3.0 V 时测得。 2 STM32L4 系列产品低功耗特性 2.1 多种低功耗模式 STM32L4 系列的微控制器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耗模式,其中 7 种是低功耗的。 除了这些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时钟源和频率,以及关闭不用的外设的时钟,可调节功耗。 在所有这些方法中,除了关机之外,安全功率监测欠压复位 (BOR)和 IWDG 可保持激活,以保证能够安全运行。 AN4621 中提供了更多详细内容。 2.1.1 低功耗运行和低功耗睡眠模式 除了那些能在 STM32Fx 系列产品上实现的模式 (睡眠,停止和待机)外,有两种低功耗活动模式可在 STM32L4 系列产品上使用,它们是低功耗运行和低功耗睡眠。 它们为应用提供了具有极低电流消耗的运行和睡眠模式功能,这种情形下一些外设不能关闭,或者 CPU 持续低速工作以使电流变化最小。 已经实现了多种功能来降低电流消耗: • 内核逻辑由低功耗稳压器供电,以降低静态电流; • 在低功耗睡眠模式下,可关闭闪存 (掉电模式和时钟门控)。当处理器从 SRAM1 或SRAM2 执行时,它还可在低功耗运行模式下关闭; • 系统时钟频率最大限于 2 MHz。可选择 MSI 内部 RC 振荡器,因为它支持多种频率范围,低功耗睡眠闪存关闭时 MCU 总消耗很小,在 100 kHz 可低至 18 µA。 批采集子模式 (BAM) STM32L4 微控制器支持功率高效批采集子模式 (BAM),其中数据利用通信外设传输,器 件其他部分处于低功耗模式。 这可通过利用以下配置进入睡眠或低功耗睡眠模式来实现: • 睡眠 (或低功耗睡眠)模式下,仅 DMA、通信外设和 SRAM1 或 SRAM2 时钟使能; • 睡眠 (或低功耗睡眠)模式下闪存关闭:闪存掉电,且闪存时钟门控关闭; • 如果系统时钟可限制于 2 MHz 内,则主稳压器关闭 (以进入低功耗睡眠)。 低功耗睡眠模式下, I2C 和 USART/LPUART 外设仍然可由 16 MHz HSI 提供时钟。这允许支持 BAM,且 I2C 或 USART 速度可达 1 Mbps。 2.1.2 停止模式 STM32L4 系列产品实现了两个停止模式,具有完全 SRAM 和外设保持能力,并且由于使用了高达 48 MHz 的 MSI,能够在 4 µs 内唤醒。 在这些停止模式下,所有高速振荡器 (HSE, MSI, HSI)都停止,而低速振荡器 (LSE,LSI)可保持活动。外设可设置为活动的,需要时可使用 HSI 时钟,能够在一些特定事件(如 UART 字符接收或 I2C 地址识别)下唤醒设备。 Stop2 模式可实现专门机制,使保持电流尽可能低,同时允许非常快速的唤醒,从 SRAM 唤醒需要 5 µs,或从闪存唤醒需要 8 µs。 2.1.3 待机模式 待机模式下, BOR 始终使能,这保证了在供电电压低于所选功能阈值时器件处于复位。默认待机模式下 SRAM 内容丢失。但是,可以保持 SRAM2 的内容 (有 230 nA 的额外电流消耗)。 在待机模式下可在每个 I/O 上独立地施加上拉和下拉,这能够保持外部器件配置。 借助某一个 (共五个)唤醒引脚、复位引脚或独立看门狗,能够从该模式唤醒。由低速振荡器 (LSE 或 LSI)定时的 RTC 在此模式下也是起作用的,具有唤醒功能。 2.1.4 关机模式 在 STM32L4xx 器件上实现了新的关机模式,以延长电池供电应用中的电池寿命。 通过关闭内部稳压器,以及禁用耗电监控,该模式可实现最低电流消耗 (3 V 时消耗为 60 nA)。借助某一个 (共五个)唤醒引脚或复位引脚,能够从该模式唤醒。由低速外部振荡器(LSE)定时的 RTC 在此模式下也是起作用的,具有唤醒功能。 完整版请查看:附件 |
DM00216518_ZHV1.pdf
下载608.71 KB, 下载次数: 0
【STWINKT1B评测】2.初步测试IIS3DWB振动传感器
基于STM32L476+64M QSPI接口PSRAM(IPS6404L)开源分享(含源码)
兔哥的L4【001】——32脚的小板
STM32如何分配原理图IO
【实测教程】STM32CubeMX-STM32L4之研究(ADC)
【圣诞专享活动】使用TouchGFX做GUI显示: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串口通信波特率异常的解决办法
【STWINKT1B 评测】6. NanoEdge AI 音频分类器 (2)
【STWINKT1B 评测】5. NanoEdge AI 音频分类器 (1)
STWINKT1B评测】4.测试板载ISM330DHCX(6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