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前言 STM32F417xx 微控制器的特点是具有完整的 10/100 Mb/s 以太网外设,可支持介质独立接口 (MII) 和精简的介质独立接口 (RMII),通过这些接口可以连接物理层 (PHY);此外还支持 IP、UDP、TCP 及 ICMP 协议的硬件校验。 STM32F417xx 的高级特性之一是采用硬件加密处理器,用于实现 AES/128/192/256、三重DES、DES、SHA-1、MD5 和 RNG。 它支持安全套接字层 (SSL) 与传输层安全性 (TLS) 密码协议,可确保网络(如 Internet)通信安全,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能够以私密、安全的方式通信。 本应用笔记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免费 SSL/TLS 库(即 PolarSSL 库)为基础创建的演示包。 本应用笔记的结构如下: ●第 2 节提供缩略语表。 ●第 3 节对 SSL/TLS 进行了综合介绍。 ●第 4 节介绍了 PolarSSL 库。 ●第 5 节介绍了 STM32F417xx 硬件加密处理器。 ●最后,第 6 节介绍 STM32F417xx 的演示包。 注: 本应用笔记仅适用于 STM32F417xx 器件并使用 STM3241G-EVAL 板作为硬件平台,因为 在 STM32F407xx 器件中并未嵌入加速加密功能 2缩写和定义 ![]() ![]() 3 SSL/TLS 协议概述 安全套接字层 (SSL) 协议与传输层安全性 (TLS) 协议可确保 Internet 通信安全,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能够以私密、安全的方式通信。这些协议层位于传输协议(如 TCP/IP)之上。 SSL 是用于在服务器与客户端间创建加密链路的标准安全技术。此链路可确保所有通信数据的私密与安全。 SSL/TLS 主要有如下目标: ●保持数据在通信应用程序双方之间的完整性。 ●保护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传送的信息安全。 ●验证与客户端通信的服务器。 ●允许客户端与服务器选择双方都支持的加密算法。 ●验证(可选)与服务器通信的客户端。 ●使用公钥加密技术生成共享密钥。 ●建立加密的 SSL 连接。 3.1 SSL 应用层 SSL/TLS 应用包括以下五层: ●应用层:应用层指大多数应用程序进行网络通信所使用的高层级协议。 ●SSL/TLS 层:SSL/TLS 层确保 Internet 通信安全。 ●TCP 层:传输层负责独立于底层网络的端到端消息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分段、流控制、拥塞控制和应用程序寻址。 ●IP 层:Internet 协议层负责主机寻址以及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路由到目的主机。 ●物理层:物理层包含网络的基本硬件传输技术。 ![]() 3.2 SSL/TLS 协议的历史 1994 年,Netscape 开发了 SSL 用于确保 Internet 通信安全。不久之后,Internet 工程任务 组 (IETF) 开始开发具有相同功能的标准协议。 ●SSL 1.0(Netscape,1993):Netscape 内部设计。 ●SSL 2.0(Netscape,1994):该版本存在大量安全性缺陷。 ●SSL 3.0(Netscape,1996):所有 Internet 浏览器都支持该版本的协议。 ●TLS 1.0(IETF,1999):该版本在 RFC 2246 中被定义为 SSL 3.0 的升级版。“尽管 TLS 1.0 与 SSL 3.0 区别不大,但它们显然不支持相互操作”:[1]:RFC 2246:TLS协议 1.0 版 注: 本文档中将“SSL/TLS”协议称为“SSL”。 3.3 SSL/TLS 子协议 SSL 协议包括四个子协议:SSL 记录协议、SSL 握手协议、SSL 报警协议和 SSL 密码规格变更协议。 ![]() 完整版请查看:附件 |
DM00036053_ZHV1.pdf
下载2.3 MB, 下载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