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件准备 这里准备了2块开发板进行验证,分别是GD32303C_START开发板。 ![]() 开发板管脚配置 在GD32303C_START中的LED管脚配置如下所示。 ![]() 不同速率对应的波形 以PC3为例,在推挽输出无上下拉情况下,输出速率主要有4种,一般的低端MCU只有3种,没有Very High。 下面是ST的配置图。 ![]() 在固件库中,定义如下所示。 ![]() LOW速率 ![]() Medium速率 ![]() High速率 ![]() Very High速率 ![]() 可以看到,在不同速率下,端口的反应速度不一样,设置最大输出速率越大,响应越快,对应的噪声也就越大。 输出方式 ![]() ![]() 在上图中,P-MOS带了一个⚪,说明是低电平导通。 ![]() 上图是GPIO的示意图,有输入和输出,如果简化为输出,则如下所示。 ![]() 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的内部电路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由一个P-MOS和一个N-MOS组合而成,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管子能够进行导通。 ![]() 当输出高电平时候,P-MOS导通,N-MOS截至,此时电源电流入R5。 ![]() 当输出低电平时候,N-MOS导通,P-MOS截至,此时电流流入R5的为0。 ![]() 线与 推挽输出高电平与电源电压基本上没有压差 高低电平的驱动能力较强,推挽输出的电流都能达到几十mA。 但是无法进行线与操作,做进行线与操作,那么电源和地就会短路,因为mos管电阻很小。 看下图可以得知,电流通过Q3的P-MOS流到Q2的N-MOS,最终回到地。 ![]() 开漏输出 开漏输出又叫漏极开漏输出简化后可以看作如下的示意图。 ![]() 若还是使用上面推挽的电路图,当N-MOS为低电平时候,那么他的输出就是一个高阻态。 可以看到,R5没有电流通过,电压也是接近于0,所以GPIO无法对外输出高电平。 ![]() 此时需要增加一个上拉,这样的话上拉的电流就会流出去。 所以在开漏输出情况下,需要增加一个上拉才能进行输出高电平。 ![]() 对于输出低电平,他和推挽输出差不多,电流通过N-MOS流到地中。 ![]() 上图是没有增加上拉,但是开漏输出模式都需要增加,增加上拉之后如下图所示。 电流通过N-MOS流回地中。 ![]() 输出电压 由于推挽输出在输出的时候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电压,所以他的电压是不能改变的。 但是开漏输出是通过外部上拉的电压,所以可以改变开漏输出模式下的电压大小。 下图是当上拉为5V时候,也是可以驱动出去的,这个上拉电压最大值需要看单片机的耐压。 |
【有奖体验】STM32Cube通过Clang/LLVM支持进一步简化代码开发
STM32CubeMX应用结构选择指南
经验分享 | STM32CubeMX 生成时钟获取函数的分析
兔哥的最强U5图显【000】——U5G9最小系统绘制
兔哥的ST67——【000】ST67模组订购
基于LORA的环境感知系统
经验分享 | 使用CubeMx配置NVIC时为何不见子优先级?
经验分享 | 三个 ADC 同步模式配置以及 CubeMx 错误配置的解决方法
兔哥的边缘AI【001】——DIY-STM32N6全IO扩展板
兔哥的BLE【002】-WB09最小系统板PCB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