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桥式电路中,为了防止上桥臂和下桥臂同时导通,一般会在PWM中添加死区。 STM32中的PWM有死区和无死区的波形如下: ![]() 上两个线: CH1 带死区 上管(CHx) CH2 不带死区 上管(CHx) 下两个线: CH3 带死区 下管(CHxN) CH4 不带死区 下管(CHxN) 可以看到 规律为: 低电平 切换到 高电平 有3us的死区时间 高电平 切换到 低电平 与没有死区的波形一样 也就是说:每个上升沿之前就会延时一个死区时间 还有一件事: CCRx理论上在小于死区时间的bit内,会没有高电平输出,只有大于这个阈值后,才会输出高电平 比如ARR=100,代表周期为100us,想输出1us的高电平pwm 当不设置死区时间,CCRx=1,就能输出1us的高电平 如果死区时间为3us,则CCRx=4,才能输出1us的高电平 ———————————————— 转载:Vice Versa XL |
DAC,COMP,HRTIM Fault 功能的使用
一个软件引起的 LSE 驱动不良的问题
STM32 GUI LTDC 最大像素时钟评估方法
STM32 Cordic 运算速度评估
全新OpenSTLinux 6.1版本发布
ST-LINK Utility介绍、下载、安装和使用教程
【2025·STM32峰会】GUI解决方案实训分享1-对LVGL咖啡机例程的牛刀小试以及问题排查
OpenBLT移植到STM32F405开发板
为什么要先开启STM32外设时钟?
【STM32MP157】从ST官方例程中分析RPMsg-TTY/SDB核间通信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