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时器的配置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初始化NVIC(中断优先级设置)和初始化定时器,下面我们来分别说明。 中断系统NVIC 这一部分要明确中断优先级的概念:stm32将优先级分为抢占优先级和响应优先级,相应的在初始化每个中断源时,都需要设定这两个优先级!!! 抢占优先级:决定中断是否可嵌套,高抢占优先级可嵌套低抢占优先级,如果抢占优先级相同,则中断没有嵌套关系。 响应优先级:抢占优先级相同且两个中断同时到达的条件下,响应优先级的高低可决定先处理哪一个中断(高者在前);抢占优先级相同但是两个中断不同时到达,则不管响应优先级的高低,都要等先发生的中断处理完才可以接着处理后到来的中断。 在优先级分组的表格中,序号越小,优先级越高。 stm32的优先级分组: 共分为5组 (NVIC_PriorityGroup_0到NVIC_PriorityGroup_4),抢占优先级数从小到大,响应优先级数从大到小,其中:NVIC_PriorityGroup_0无抢占优先级,NVIC_PriorityGroup_4无响应优先级。 响应优先级无要求的情况下:初始化时将优先级分组设置为NVIC_PriorityGroup_4的方式(只设置抢占优先级),或者不设置优先级分组(系统默认优先级),一般情况下把响应优先级也设置为0。 初始化NVIC主要是初始化四个部分:中断通道、抢占优先级、响应优先级、通道使能,这四个部分我们也能在相关的库函数(misc.h)中找到定义: ![]() 代码部分:
做几点说明: 我们没有用到中断的嵌套,所以把抢占优先级也设置为0; 关于中断通道:stm32使用了Cortex-M3中的84个中断通道,(16个异常,68个中断)具体的相关信息可以在中文手册中查找到。 初始化定时器 stm32(STM32F103ZET6功能较为全面的一种)内部含有11个定时器:2个高级控制定时器(TIM1和TIM8)、4个通用定时器(TIMX:TIM2、TIM3、TIM4、TIM5)、2个基本定时器(TIM6和TIM7),他们的功能性是依次减少的,具体信息也可查手册获得(一定要利用好手册!!!),下面贴出: 高级控制定时器: ![]() 通用定时器(TIMX): ![]() 基本定时器: ![]() NIOTICE!!!注意:当计数模式为向上计数时:是从0开始向上计数,一直到计数值和重装载寄存器的数值相等时,计数器会自动归零,并产生一个溢出事件(也就是触发一次中断),这点是和51不同的。 关于预分频系数: 51单片机的学**,我们知道定时器的数值是每经过一个时钟周期自动加一的,但在32中我们可以通过设定预分频系数(N),使得定时器每经过(N+1)个时钟周期自动加一,这里为什么是N+1个时钟周期加一呢?因为我们的分频系数是从0开始的,假设设定预分频系数是3,那么实际上(0-3)总共是4个数,也就是4分频。 在开始定时器的配置之前,我们首先要使能时钟:先看一下定时器是挂接在哪条总线上的,可在手册中系统构架部分找到总的构架图: ![]() 可以看到除TIM1外的定时器都是挂接在APB1总线上的,所以我们要使能定时器时钟就要使能APB1外设时钟寄存器,看一下函数定义: ![]() 定时器的配置主要配置4个部分:自动重装载寄存器数值、预分频系数、时钟分割(一般的定时功能用不到,可设为0)、计数模式, 同样的,我们可以在库函数(stm32f10x_tim.h)中找到相关的结构体定义: 配置完定时器之后,我们还需要清除中断标志位(emmm,一般情况下好像没什么影响):用到的函数: ![]() TIMX:是写明用到哪个中断;TIM_IT:表示中断源类型 关于中断源类型: stm32有6种中断源类型,在相应的库函数(stm32f10x_tim.h)里也可以找到定义: ![]() 我们的程序里用到的是更新事件中断(TIM_IT_Update) 使能定时器: 可以理解为51中的(TR0 = 1)这行代码,就是开启定时器,同样的,一旦使能了定时器,就会开始计数。 用到的函数: ![]() 开启中断(中断初始化): 相当于(ET0 = 1)这行代码,用到的函数: ![]() 加入中断优先级设置部分的代码后就是完整的定时器配置的内容了,下面给出的代码中把两者写入了一个函数,读者也可以分两个函数来写:
说明: 为什么自动重装载计数值是实际值减一呢? 这个其实和上面我们解释的预分频值是一样的,因为计数值是从0开始计数的,假设我们想要计1000个值就归0,那么我们只需要从0计到999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的数值要是999(1000-1)。 实战:(利用定时器实现L1一秒闪烁) stm32f10x_it.c文件
main.c文件
注意!!!!: 中断服务函数官方规定统一写在(stm32f10x_it.c)这个文件里,(emmm,当然也可以写在别的文件里)。 定时时间的计算公式:预装载值(period) /(72M /预分频值(prescaler )) ; 时钟频率为72M,那么一个时钟周期就是:1/72M; 计一个数需要的时间:预分频值*(1/72M); 定时时间:预装载值(period)* 预分频值*(1/72M);也可以写为:预装载值(period) /(72M /预分频值(prescaler )) 1s定时:10000(period)/72000000/7200(prescaler) = 1s。 一个快速写底层的方法: 理解之后,可以参照stm32固件库里的底层参考例程,用到哪些地方就粘贴那一部分的内容,只需要改变里面的参数即可: 底层文件查找路径:stm32固件库->STM32F10x文件->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 ![]() ———————————————— 版权声明:ReRrain |
经验分享 | STM32U5系列TIMER+DMA+DAC应用演示
经验分享 | STM32G4 UART+TIMER+DMA应用示例
经验分享 | STM32定时器同步启动示例及应用提醒
经验分享 | STM32 TIMER+DMA输出PWM异常二案例
经验分享 | 更改STM32定时器周期后的输出疑问分析
基于定时器捕获测量脉宽的应用示例
狂欢三】STM32C031使用TIM定时器DMA方式实现WS2812彩灯输出(三)
【狂欢三】STM32C031使用TIM定时器DMA方式实现PWM输出(二)
【狂欢三】STM32C031使用TIM定时器PWM输出
stm32使用定时器触发dma传输,启动dma没反应的几种情况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