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说明:完整45期数字信号处理教程,原创高性能示波器代码全开源地址:链接 第7章 DSP定点数和浮点数(重要) 本期教程主要跟大家讲解一下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面学习ARM官方的DSP库大有裨益。特别是初学的一定要理解这些基础知识。 7.1 定点数和浮点数概念 7.2 IEEE浮点数 7.3 定点数运算 7.4 总结 7.1 定点数和浮点数概念 如果小数点的位置事先已有约定,不再改变,此类数称为“定点数”。相比之下,如果小数点的位置可变,则称为“浮点数”(定点数的本质是小数,整数只是其表现形式)。 7.1.1 定点数 常用的定点数有两种表示形式:如果小数点位置约定在最低数值位的后面,则该数只能是定点整数;如果小数点位置约定在最高数值位的前面,则该数只能是定点小数。 7.1.2 浮点数 在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提出过多种方法表达实数。典型的比如相对于浮点数的定点数(Fixed Point Number)。在这种表达方式中,小数点固定的位于实数所有数字中间的某个位置。货币的表达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比如 99.00 或者 00.99 可以用于表达具有四位精度(Precision),小数点后有两位的货币值。由于小数点位置固定,所以可以直接用四位数值来表达相应的数值。SQL 中的 NUMBER 数据类型就是利用定点数来定义的。还有一种提议的表达方式为有理数表达方式,即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达实数。 定点数表达法的缺点在于其形式过于僵硬,固定的小数点位置决定了固定位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利于同时表达特别大的数或者特别小的数。最终,绝大多数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采纳了所谓的浮点数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利用科学计数法来表达实数,即用一个尾数(Mantissa ),一个基数(Base),一个指数(Exponent)以及一个表示正负的符号来表达实数。比如 123.45 用十进制科学计数法可以表达为 1.2345 × 102,其中 1.2345 为尾数,10 为基数,2 为指数。浮点数利用指数达到了浮动小数点的效果,从而可以灵活地表达更大范围的实数。 提示: 尾数有时也称为有效数字(Significand)。尾数实际上是有效数字的非正式说法。 同样的数值可以有多种浮点数表达方式,比如上面例子中的 123.45 可以表达为 12.345 × 101,0.12345 × 103 或者 1.2345 × 102。因为这种多样性,有必要对其加以规范化以达到统一表达的目标。规范的(Normalized)浮点数表达方式具有如下形式: ±d.dd...d × βe, (0 ≤ d i < β) 其中 d.dd...d 即尾数,β 为基数,e 为指数。尾数中数字的个数称为精度,在本文中用 p 来表示。每个数字 d 介于 0 和基数之间,包括 0。小数点左侧的数字不为 0。 基于规范表达的浮点数对应的具体值可由下面的表达式计算而得: ±(d0 + d 1β-1+ ... + dp-1β-(p-1))βe, (0 ≤ d i < β) 对于十进制的浮点数,即基数 β 等于 10 的浮点数而言,上面的表达式非常容易理解,也很直白。计算机内部的数值表达是基于二进制的。从上面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知道,二进制数同样可以有小数点,也同样具有类似于十进制的表达方式。只是此时 β 等于 2,而每个数字 d 只能在 0 和 1 之间取值。比如二进制数 1001.101 相当于 1 × 23 + 0 × 22 + 0 × 21 + 1 × 20 + 1 × 2-1 + 0 × 2-2 + 1 × 2-3,对应于十进制的 9.625。其规范浮点数表达为 1.001101 × 23。 |
7.2 IEEE浮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