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孙正义携ARM高层低调访京

[复制链接]
日天男 提问时间:2017-2-9 10:45 /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Sb9KZ_JZ-OddbWG2I44etA
希望我国能拥有自己的高性能微控制器。
收藏 评论6 发布时间:2017-2-9 10:45

举报

6个回答
zero99 回答时间:2017-2-9 12:17:39
楼主下次可以直接把文章发过来,看起来更方便
日天男 回答时间:2017-2-9 14:21:06
据消息人士透露,近日,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携ARM公司高层低调到访北京,期间与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进行了会谈。虽然无法得知会谈的具体内容,但不难想象,必然与紫光近年来在半导体领域的动作频繁不无关系。
 
在中国官方将半导体视为战略性产业的大背景下,中国近年来在不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上到中央政府成立的1200亿人民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下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同时,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支持私募基金,在全球发起产业并购。紫光集团旗下基金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私募基金之一。
 
作为半导体产业重镇的中国台湾正面临来自大陆的巨大压力。以IC(集成电路)设计为例,2016年第二季度,大陆IC设计产值正式超越台湾,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IC设计产业集群。




在以紫光集团为代表的大陆资本开始大举海外并购的背景下,很多台湾半导体从业公司甚至开始考虑在市值缩水之前,向大陆出售公司。当然,面临巨大压力的还有岛内最主要的芯片大厂们。
 
上月26日,台湾芯片大厂联发科(MediaTek)召开法人说明会,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相较于上一季度而言,第四季度联发科营收约为150.8亿人民币,按季度减少了12.4%,而毛利率也再次跌破了35%,实际为34.5%。


联发科近5年来的股价走势
 
纵观2016财年,虽然联发科在总营收上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约606亿人民币的庞大规模。但对比之下,全年的毛利率减少7.6%,仅为35.6%,而净利润也创下了4年来的新低,只有52.8亿人民币。
 
从长期来看,联发科的股价呈现出峰谷交替的现象,自 2014 年 7 月 4 日达到最近的 526 元新台币峰值以来,其走势一路以来就呈整体下跌的势头,近期的价格更是只在220元左右徘徊,虽未跌破200元新台币的关口,却也逼近历史最低水平。




针对这一情况,多数评论可能会将之归结于智能手机市场已趋饱和,各主要厂家竭力压低价格,致使以联发科为代表的配套厂商的利润被严重压缩。但从大背景来看,中国大陆对于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IT产业的重视,正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力量对比出现明显的此消彼长。
 
在半导体行业美国、东亚占据主导优势的格局之下,中国大陆崛起的决心也预示着其他玩家的前景会更不乐观,而台湾或许就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
 




快速弥补技术短板,中国资本大军压境
 
半导体行业在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手机、PC等各种电子设备都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它改变着个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文明走向,不仅奠定了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也堪称是信息时代的心脏与灵魂。
 
中国作为半导体产品的重要市场,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产品都超过1000亿美元,但其中超过90%都为进口,国产率不足一成。
 
而中国政府显然早已意识到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在国家意志的驱使下,一连串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戏码开始上演。
 
其中最为重磅的,当属2014年9月24日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超过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在此之后,又有紫光集团分别以240亿美金和300亿美金在武汉和南京设立半导体产业基地。
 


除了本土企业的发力之外,三星电子也投入300亿美金的巨资,在西安设立工厂生产存储芯片,这被视为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凡此种种举动都表明中国政府正全力扭转半导体行业落后的局面,而所制定的规划也是在2025年将当前不足10%的芯片国产率提升到70%!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领域如此的急起直追,是因为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几项技术都毫无例外的需要半导体产业的支持。这块“短板”如果不能被及时补上,那影响的将会是整个科技板块的全线发展与进步。





所以,以中芯国际和清华紫光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除了进行自主的技术开发之外,很重要的技术获取途径就是大规模的并购,依靠充裕的资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总体来讲,并购业务在国内进行的还算顺利,清华紫光先后将锐迪科和展讯收入囊中,曾经一度高达500倍的市盈率也证明市场对其发展势头的看好。不过,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问题恐怕比想象中要多很多。
 
2015年,由于美国考虑到国家安全问题,清华紫光对世界第三大内存芯片厂商镁光(Micron)科技230亿美元的收购案宣布失败。同样,清华紫光后续26亿美元收购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公司的计划也遭搁浅。2016年年底,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高通47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s)的计划也被美国政府外资投资审议委员会(CFIUS)否决。



在欧洲,2016年10月25日,德国经济部也宣布撤回之前对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芯片制造商Aixtron发放的通行证。
 
依此情形分析,欧美各国对于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收购行为已经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警觉性,这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公司的海外收购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台湾在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半导体企业。长期以来,台湾企业的发展又严重依赖大陆广阔的市场,双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所以,接下来,台湾成为了大陆半导体巨头紧盯的目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历史性抉择
 
在传统印象里,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一直是领先于中国大陆。这主要是因为在台湾与硅谷之间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模式,即台湾人去到硅谷学习、工作,看到台湾的机会之后再回来工作创业,不断为台湾半导体行业培养着人才,其中代表就是张忠谋一手创建的台积电。
 


不过,台湾的这种人才流通模式逐渐开始受到大陆的冲击。不论是归国人员技术创业,还是中国科技企业主动设立海外公司,中国与硅谷等技术聚集地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大陆的迎头赶上,在IC设计领域,大陆的产值实际上已经在2016年第二季度成功超越了台湾。
 
业界对这一变化产生所形成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大陆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对行业巨头施加压力。如高通因涉嫌垄断被中国政府处以罚款,并敦促其进行广泛的专利授权。
 
像小米一类的国内手机厂商也因开放授权而受益颇深,小米的2017年CES首秀就与此不无关系。



但高通也同样一边在中国市场寻找自身定位和方向,一边赚得盘满钵满。比如,在贵州成立合资公司华芯通,就将目标对准了服务器芯片研发,这一高通原本并未专注的市场。
 
反观台湾一方,在面对“红色供应链”来势汹汹之时却表现出了封闭退缩的态度,甚至在接受陆资投资、大陆人员进入董事会等事情上也表现出高度敏感的反应。




究其原因是有两点,一是在于大陆逆势而上,冲断了台湾与硅谷之间的正常的沟通链条,大量人才被吸引到中国大陆;二是因为台湾的资本市场不足,无法为公司内部发展和外部并购提供充足的资金,导致行业竞争优势无法得到提升。
 
从长期来看,台湾的半导体企业是不可能放弃中国大陆这个占全世界四成的庞大市场,而两岸深度合作的趋势也将是必然。要做到这一点,台湾企业可能要尝试转变消极应对的策略,主动与大陆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在控制专利权的同时也要打开陆资投资的大门,允诺两岸人才的流动。


张忠谋出席台积电南京晶圆工厂动土仪式
 
不过,从2016年3月28日台积电宣布在南京建立12寸晶圆工厂这件事上来看,台企“登陆”的意愿还是十分强烈,只是受限于台湾单方面的政策限制无法做到全力施展拳脚,而这种做法恐怕影响更多的还会是台湾自己。
 
以即将到来的5G为例,如果台湾不能很好的把握下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那么半导体行业内最顶尖人才的流失,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台湾电子产业的崩塌。
 
毕竟,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其实质的竞争对手仍位于大洋彼岸。台湾自我封闭的做法除了削弱自己的竞争优势,使自己逐渐边缘化之外,并不会对中国大陆实现自己的目标造成多大的影响。而一旦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保持下去,那台湾的未来就很难预测了。
cldym 回答时间:2017-2-10 11:48:39
谢谢分享
epochal 回答时间:2017-2-16 19:49:34
对中国半导体的发展是好是坏?
middle1102 回答时间:2019-9-4 11:07:44
谢谢分享
yang_alex 回答时间:2019-9-4 11:52:59
2016年年底,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高通47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s)的计划也被美国政府外资投资审议委员会(CFIUS)否决。

这个最后是被中国大陆否决的。其他国家都通过了。  美国否决的是博通收购高通。

如果NXP被高通收购,美国又多了一个卡中国脖子的手段,所以否决是必须的。

所属标签

相似问题

关于
我们是谁
投资者关系
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举措
创新与技术
意法半导体官网
联系我们
联系ST分支机构
寻找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
社区
媒体中心
活动与培训
隐私策略
隐私策略
Cookies管理
行使您的权利
官方最新发布
STM32N6 AI生态系统
STM32MCU,MPU高性能GUI
ST ACEPACK电源模块
意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STM32Cube扩展软件包
关注我们
st-img 微信公众号
st-img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