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嵌入式编程凹凸性之妙用

[复制链接]
gaosmile 发布时间:2020-8-11 15:19
是个啥坑?

一个项目中用到一个传感器测量一物理量,这里假定测量温度吧。需要判断其变化趋势,利用这个变化趋势去做一些应用。
那么要怎么判断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呢?我们能自然能想到去求取该随机序列的变化率。这里涉及到一些数序定义。随机序列有很多可能的来源,最为常见是我之前在<<模数采样知多少>>中介绍的模数采样。
这样将S(t)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序列S(n),那么对于当前时刻其斜率怎么求取呢?(这里忽略中间的过度态,仅将其看为线段相连,当然现实应用中如果有更高要求,可以做曲线拟合)
1597129204(1).png

但是如果只判断,斜率极容易误判,比如下面这样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43.png
其斜率一会儿正,一会儿负,但是其总体趋势又是在增加的,所以只考察斜率显然不可取,获取需要在代码在加各种复杂的条件或者限值去判断。即使加这么多条件系统仍然可能表现的非常不健壮。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46.png
对于模拟信号2而言,趋势又在不断变化。那么怎么做才能稳定呢?先卖个关子?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49.jpg
函数的凹凸性

凹函数

凹函数是一个定义在某个向量空间的凸集C(区间)上的实值函数f。设f为定义在区间I上的函数,若对I上的任意两点x1<x2和任意的实数t属于(0,1),总有,
1597129285(1).png
则称函数f为l上凹函数,有的书上也称为下凸函数。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52.png
如果把上述条件中的“≥”改成“>”,则叫做严格上凹函数,或叫做严格下凸函数。
上面是一维函数情况,这里来个2维函数的图,方便理解。

1597129325(1).png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55.png


凸函数

设f为定义在区间I上的函数,若对I上的任意两点x1<x2和任意的实数t属于(0,1),上面不等式变成大于等于,则在该区间为凸函数。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258.png
可见,凹凸是相对的,如f(x)在某区间为凹,则-f(x)则在该区间为凸。
性质

若一个函数在某区间二阶可导且大于0,则函数在该区间为凹函数
若一个函数在某区间二阶可导且小于0,则函数在该区间为凸函数
证明,这里就不推导了,可以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以推导出上面这个性质。
来看一下会动的图,加深一下理解: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01.gif
函数 1597130031(1).png 切线为蓝色,曲线向上凹,绿色表示曲线是向下凹的,红色表示曲线的拐点。
sin(2x)的一阶导数为: 1597130096(1).png
sin(2x)的二阶导数为: 1597130119(1).png

装逼结束,也可能没装对~~~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04.jpg
回到坑里

通过上面装逼,是否可以利用离散序列的求导数来判断传感器的变化趋势。啥?导数?又要开始表演了?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07.png
前面说了一阶导数是这样的: 1597130198(1).png
那么二阶导数是哪样捏?
1597130247(1).png
化简一下: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10.png
其中S[n]表示当前测量点,S[n-1]表示前一个测量点,S[n-2]表示前第2个测量点。
上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struct _T_2ND_DRV
{
    float xn1;
    float xn2;
}t_2ND_DRV;
typedef struct _T_1ST_DRV
{
    float xn1;
}t_1ST_DRV;

void init_second_derivative(t_2ND_DRV *pSndDrv)
{
    pSndDrv->xn1 = 0;
    pSndDrv->xn2 = 0;
}

float second_derivative(t_2ND_DRV *pSndDrv, float xn,float T)
{
     float result=0.0f;
     if(T<=0)
         return 0x7FBFFFFF; /*非法数据*/
     result = (xn-2*pSndDrv->xn1+pSndDrv->xn2)/T/T;
     pSndDrv->xn2 = pSndDrv->xn1;
     pSndDrv->xn1 = xn;
   
     return result;
}

void init_fisrt_derivative(t_1ST_DRV *p1stDrv)
{
    p1stDrv->xn1 = 0;
}

float fisrt_derivative(t_1ST_DRV *p1stDrv, float xn,float T)
{
     float result=0.0f;
     if(T<=0)
         return 0x7FBFFFFF; /*非法数据*/
     result = (xn-p1stDrv->xn1)/T;
     p1stDrv->xn1 = xn;
   
     return result;
}
#define PI 3.1415f
#define SAMPLE_RATE 500.0f
#define SAMPLE_T (1/SAMPLE_RATE)
#define SAMPLE_SIZE (100)
int main()
{
    float sim1[SAMPLE_SIZE];
    float sim2[SAMPLE_SIZE];
    float out1[SAMPLE_SIZE];
    float out2[SAMPLE_SIZE];
    t_2ND_DRV sndDrv;
    t_1ST_DRV frtDrv;
    init_fisrt_derivative(&frtDrv);
    init_second_derivative(&sndDrv);
   
    FILE *pFile=fopen("./simulationSin.csv","wt+");
    if(pFile==NULL)
    {
        printf("simulationSin.csv opened failed");
        return -1;
    }
   
    for(int i=0;i<SAMPLE_SIZE;i++)
    {
        sim1=10*sin(2*PI*10*i/500);
    }
    for(int i=0;i<SAMPLE_SIZE;i++)
    {
        out1=fisrt_derivative(&frtDrv,sim1,SAMPLE_T);
        out2=second_derivative(&sndDrv,sim1,SAMPLE_T);
        fprintf(pFile,"%f,%f,%f\n",sim1,out1,out2);
    }

    fclose(pFile);

    return 0;
}
忽略前两个点,利用excel生成曲线: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14.png
从图中可看出:
一阶导数为正时,函数递增趋势;
一阶导数为负时,函数递减趋势;
二阶导数为0时,出现拐点,趋势改变;此时如果左右两侧的一阶导符号相反,则出现极值。
二阶导数为负时,其一阶导数也即原函数斜率规律单调减,二阶导数为正时,其一阶导数也即原函数斜率规律单调增。
再进一步:
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结合起来看,就可以看出测量值变化趋势的趋势,比如在前1/4周期,此区间变换趋势为增,也即一阶导数为正,而其二阶导数为负,也可以看出递增的趋势是逐渐减小到0的。
代码优化

如果只是做定性判断,上述函数,完全没必要与采样周期做除法,只需要考察其增量即可,代码可优化如下:
typedef struct _T_2ND_DRV
{
    float xn1;
    float xn2;
}t_2ND_DRV;
typedef struct _T_1ST_DRV
{
    float xn1;
}t_1ST_DRV;

void init_second_derivative(t_2ND_DRV *pSndDrv)
{
    pSndDrv->xn1 = 0;
    pSndDrv->xn2 = 0;
}

float second_derivative(t_2ND_DRV *pSndDrv, float xn)
{
     float result=0.0f;
     result = xn-2*pSndDrv->xn1+pSndDrv->xn2;
     pSndDrv->xn2 = pSndDrv->xn1;
     pSndDrv->xn1 = xn;
   
     return result;
}

void init_fisrt_derivative(t_1ST_DRV *p1stDrv)
{
    p1stDrv->xn1 = 0;
}

float fisrt_derivative(t_1ST_DRV *p1stDrv, float xn)
{
     float result=0.0f;
     result = xn-p1stDrv->xn1;
     p1stDrv->xn1 = xn;
   
     return result;
}
意外收获

这里意外引入一个可能很多人没注意的知识点NaN,在计算中,NaN代表非数字,是数字数据类型的成员,可以将其解释为不确定的或无法表示的值,尤其是在浮点运算中。1985年,IEEE 754浮点标准引入了NaN的系统使用,并表示了其他无限量(如无穷大)。
前述函数返回0x7FBFFFFF,也就是表示无穷大。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可能具有NaN的不同字符串表示形式:
nan
NaN
NaN%
NAN
NaNQ
NaNS
qNaN
sNaN
1.#SNAN
1.#QNAN
-1.#IND
实际上,由于编码的NaN具有符号,因此通常也可以在NaN的字符串表示中找到它们,例如:
-NaN
  NaN12345
-sNaN12300
-NaN(s1234)
工程应用

这里给出我的建议方案:
微信图片_20200811145317.png
将传感器信号经由电路处理,模数采样,在进入前级数字滤波器,滤除不必要的噪声,在进行一阶/二阶求导。对于一阶和二阶求导再做一级移动平均滤波,最后在按照上面描述进行判别变化趋势,基本比较健壮了。实际移动均值滤波长度不宜选择过长,否则响应就比较滞后了。不能对传感器的变化趋势做出实时的判别。加了后级均值滤波器,则会消除由于波形忽上忽下的随机噪声干扰影响,使得系统判别更为健壮,实际滤波器长度需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调试优化。或者也可以选择别的IIR/FIR滤波器形式实现。
总结一下

做为嵌入式er编程,有时候有必要去看看数学书,了解一下数学原理的背后故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收藏 4 评论4 发布时间:2020-8-11 15:19

举报

4个回答
goyhuan 回答时间:2020-8-11 15:49:29
求导怎么计算?太高深了
orima 回答时间:2020-8-11 19:29:50
高手啊,在测试校准中要用到这些知识吧?
期望能够分享更多的知识!
我是胡工 回答时间:2020-8-12 12:50:11
这是在干啥?
sunj306 回答时间:2020-8-16 17:11:48
太高深 了

所属标签

关于
我们是谁
投资者关系
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举措
创新与技术
意法半导体官网
联系我们
联系ST分支机构
寻找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
社区
媒体中心
活动与培训
隐私策略
隐私策略
Cookies管理
行使您的权利
官方最新发布
STM32N6 AI生态系统
STM32MCU,MPU高性能GUI
ST ACEPACK电源模块
意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STM32Cube扩展软件包
关注我们
st-img 微信公众号
st-img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