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STM32F1的RTC做产品,也许是F1为了追求低功耗的目的,于是对RTC的LSE晶体要求较高,对工程实施要求较多! F0推出后,由于与F1的管脚兼容,我们很容易就进行了项目迁移,非常方便!特别是RTC部分,可以主动控制晶体的驱动强度,于是用最普通的晶体,也运行得非常好。非常方便工程实施! 极端情况,运行中将晶体两端短路,撤离短路后,系统RTC恢复自然,系统非常稳健。 仔细看看F1后续的F0、F3系列,在此处都做了类似的改进,非常好! 以此分享给使用ST的同志们! |
感谢分享~~ 我现在 在代理商工作, 专门负责 ST 的产品, 有需要可以联系我哦~~~~ 谢谢啦, |
谢谢分享! |
早就知道了,还改进了IIC,UART模块呢,以前IIC不稳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
谢谢分享! |
谢谢分享! |
顶一下。。。。 |
不说还真不知,谢谢分享! |
确实是这样的 |
谢谢分享经验,暂时没用过RTC |
F0的RTC是16位的了 |
回头也用下这RTC,感谢楼主分享! |
哈哈,不错。。 |
RTC精度由谁决定呢?和TIM4相比如何? |
多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