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详解雷击浪涌的防护(附实例说明)(下)

[复制链接]
eefishing 发布时间:2020-2-4 22:36
4、雷击浪涌脉冲电压抑制常用器件
  J' ?% z% b1 C' e+ ?- f 1.jpg % L% L" d- R; d, q
5 [8 p1 s. T# t$ r  h% V
$ }/ z0 V5 `0 X- H2 ^/ g
避雷器件主要有陶瓷气体放电管、氧化锌压敏电阻、半导体闸流管(TVS)、浪涌抑制电感线圈、X类浪涌抑制电容等,各种器件要组合使用。: T# |/ F# Q2 Y( Q3 L' ?: v
! m( V1 h* v3 z( k( t0 f
气体放电管的种类很多,放电电流一般都很大,可达数十kA,放电电压比较高,放电管从点火到放电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存在残存电压,性能不太稳定;氧化鋅压敏电阻伏安特性比较好,但受功率的限制,电流相对比放电管小,多次被雷电过流击穿后,击穿电压值会下降,甚至会失效;
+ |7 a/ x# [- ^7 G- T
半导体TVS管伏安特性最好,但功率一般都很小,成本比较高;浪涌抑制线圈是最基本的防雷器件,为防流过电网交流电饱和,必须选用三窗口铁芯;X电容也是必须的,要选用容许纹波电流较大的电容。' `- _# P; F5 Z) X5 ?( q9 J  x

9 `. S8 L2 p$ m9 g( M( N: R& A气体放电管
0 X9 y/ S( T6 D3 [7 d6 [# e& i 2.jpg
1 ^3 Q& q5 [8 y1 h; X' P3 ]$ F- P% Q7 F3 m; k( z5 {6 Z
3 `% x3 a  [1 T. Y2 z) C( E
气体放电管指作过电压保护用的避雷管或天线开关管一类,管内有二个或多个电极,充有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气体放电管是一种间隙式的防雷保护元件,它用在通信系统的防雷保护。
7 b4 l% J# ]: J8 e7 s

1 L$ ?5 I6 C  a4 \0 r& I* v6 k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间隙放电i当放电管两极之间施加一定电压时,便在极间产生不均匀电场:在此电场作用下,管内气体开始游离,当外加电压增大到使极间场强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两极之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导通后放电管两极之间的电压维持在放电弧道所决定的残压水平,这种残压一般很低,从而使得与放电管并联的电子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坏。+ d. p0 ]/ H% l- O) U+ h
) s' f: Y' c- ^" Q$ H5 Q
气体放电管有的是以玻璃作为管子的封装外壳.也有的用陶瓷作为封装外壳,放电管内充入电气性能稳定的惰性气体(如氩气和氖气等),常用放电管的放电电极一般为两个、三个,电极之间由惰性气体隔开。按电极个数的设置来划分,放电管可分为二极、三极放电管。
0 Z. Q5 H) W! r: W! r; ?5 l
陶瓷二极放电管由纯铁电极、镍铬钴合金帽、银铜焊帽和陶瓷管体等主要部件构成。管内放电电极上涂覆有放射性氧化物,管体内壁也涂覆有放射性元素,用于改善放电特性。3 r$ ?' ^& l( v! }( `

( I6 P' H2 ~! P9 R6 ^# M6 S' Y8 Q
% L9 A8 q7 ~) M5 ~* S  U1 a) B* V
放电电极主要有杆形和杯形两种结构,在杆形电极的放电管中,电极与管体壁之间还要加装一个圆筒热屏,该热屏可以使陶瓷管体受热趋于均匀,不致出现局部过热而引起管断裂。热屏内也涂覆放射性氧化物,以进一步减小放电分散性。在杯形电极的放电管中,杯口处装有钼网,杯内装有铯元素,其作用也是减小放电分散性。; I& m' E- U# f& U* V
3 v# _6 K2 ^$ O4 {, Y8 K

* y+ T7 l- G- J6 ]& c三极放电管也是由纯铁电极、镍铬钴合金帽、银铜焊帽和陶瓷管体等部件构成。与二极放电管不同,在三极放电管中增加了镍铬钴合金圆筒,作为第三极,即接地电极。1 E3 D; B4 a3 U* d8 x# X
3.jpg + x: ~! y1 P, h; U/ g4 C" W
主要参数:
# X+ f0 J# D9 {$ d(1)直流击穿电压。此值由施加一个低上升速率(dv/dt=100V/s)的电压值来决定。
! @4 t, T$ V" j$ Y' p' Y8 |. U
(2)冲击(或浪涌)击穿电压。它代表放电管的动态特性,常用上升速率为dv/dt=1kV/us的电压值来决定。5 S: G( }. t  Z2 A2 N) c5 F8 p/ z
(3)标称冲击放电电流。8/20us波形(前沿8us,半峰持续时间20us)的额定放电电流,通常放电10次。
& W* |, D" f7 y$ R9 K
(4)标准放电电流。通过50Hz交流电流的额定有效值,规定每次放电的时间为1s,放电10次。
- q& I6 @! i. r8 l! t2 X
(5)最大单次冲击放电电流。对8/20us电流波的单次最大放电电流。6 h! h! h  A& W- T
(6)耐工频电流值。对8/20us电流波的单次最大放电电流。对50Hz交流电,能经受连续9个周波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 F3 L6 x* I+ t; {' Q+ ^$ V
(7)绝缘电阻。对8/20us电流波的单次最大放电电流。对50Hz交流电,能经受连续9个周波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1 G& {: a* h9 j. c/ p
(8)电容。放电管电极间的电容,一般在2~10pF之间,是所有瞬变干扰吸收器件中最小的。/ l' ^/ f3 B; X7 X$ t4 B

3 ?7 B. p. y! O, `9 Z9 @; { 4.jpg
# K3 l: g4 t' x, @; A+ ]5 T- V! q6 ~2 ?6 V! F* i

2 n, L  B: g+ g4 i/ E/ C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 D( N" [$ L  d) A! b1 _- x! u3 B' }3 N4 W9 o! ]
5.jpg   d" `+ ]- h/ S- r4 ^" o
压敏电阻一般都是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另加少量的其它金属氧化物(颗粒),如:鈷、猛、铋等压制而成。由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PN结(二极管),因此,压敏电阻相当于众多的PN结串、并联组成。( t% G! U* Z+ m" e  n
6.jpg   I# Q. |0 |6 k( `+ @  P% y
7.jpg
* a! R) T' z, V/ Y0 B# r
2 G! K" O! E( t6 `6 H& h
" _0 S( r( e+ Z7 M% k3 j
2 t" z; n2 D+ T2 \$ E
5、超高浪涌电压抑制电路 4 c8 W$ e  v) Z
, Z# }$ m) ~0 Q1 e) G: b' e7 E
) I' }/ P5 V6 _- ]) n  C# O9 m
实例1
8 A  u+ x/ M1 ?0 i, | 8.jpg
- P9 I, b7 w- A; S! J
' O. j2 U$ U- W+ U. B上图是一个可抗击较强雷电浪涌脉冲电压的电原理图,图中:G1、G2为气体放电管,主要用于对高压共模浪涌脉冲抑制,对高压差模浪涌脉冲也同样具有抑制能力;VR为压敏电阻,主要用于对高压差模浪涌脉冲抑制。经过G1、G2和VR抑制后,共模和差模浪涌脉冲的幅度和能量均大幅度降低。
- e% T8 ^+ c0 OG1、G2的击穿电压可选1000Vp~3000Vp,VR的压敏电压一般取工频电压最大值的1.7倍。! y. |% ^# q4 M% `2 r. ~
G1、G2击穿后会产生后续电流,一定要加保险丝以防后续电流过大使线路短路。
: k; O( j9 [. r
* E& c. I9 G9 ^( b: o1 O5 Q! G- w
实例2% P1 s, A  }! V
9.jpg 7 l' u% O# y+ F" ^  A, F

1 G$ i+ f0 M, A4 N; }增加了两个压敏电阻VR1、VR2和一个放电管G3,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共模浪涌电压的抑制,由于压敏电阻有漏电流,而一般电子产品都对漏电流要求很严格(小于0.7mAp),所以图中加了一个放电管G3,使平时电路对地的漏电流等于0。G3的击穿电压要远小于G1、G2的击穿电压,采用G3对漏电隔离后,压敏电阻VR1或VR2的击穿电压可相应选得比较低,VR1、VR2对差模浪涌电压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s6 p9 K5 w( |# a. F) _3 L
& U, ]9 s: A3 T$ U% S9 k: P  B实例3
5 ^+ F% u6 _/ g2 J$ L% Z" O, R; L: r 10.jpg
5 ^3 d( _5 J/ R& DG1是一个三端放电管,它相当于把两个二端放电管安装在一个壳体中,用它可以代替上面两个实例中的G1、G2放电管。除了二端、三端放电管之外,放电管还有四端、五端的,各放电管的用途也不完全相同。0 Y8 P# U% p! P
9 t; j+ M* X0 P: U& {) X
/ \1 ^9 F  U( c: s2 }

# r, i  d5 O$ Q. Q实例4$ N. t- x- I1 ]& }3 Y
11.jpg
8 A" L! }  g7 z) d- P5 m& ?# \' v3 d& U; @
增加了两个压敏电阻(VR1、VR2),主要目的是为了隔断G1击穿后产生的后续电流,以防后续电流过大使输入电路短路,但由于VR1、VR2的最大峰值电流一般只有G1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本实例对超高浪涌电压的抑制能力相对实例3要的抑制能力差很多。
0 a/ X4 L2 {: N+ d. l9 Y8 j
& f: c& \  U' h! G/ X
& x# z; o5 q  ~+ q8 V1 D9 [实例5 直接在PCB板上制作避雷装置
  |1 L( g7 k6 A) E; u 12.jpg 7 X" w' q9 V& a  O5 [* I. A! ~
3 v0 B3 Y" G' X. p; h/ V- C
在PCB板上直接制作放电避雷装置,可以代替防雷放电管,可以抑制数万伏共模或差模浪涌电压冲击,避雷装置电极之间距离一般要求比较严格,输入电压为AC110V时,电极之间距离可选4.5mm,输入电压为AC220V时,可选6mm;避雷装置的中间电极一定要接到三端电源线与PCB板连接的端口上。
5 t( k7 ]2 V  h$ I+ d
, I( f! E& `& \( t- j
/ P, n& B5 J8 y实例6 PCB板气隙放电装置代替放电管+ R- w# z$ x0 X6 x9 s$ p2 {  s
在PCB板上直接制作气隙放电装置,正常放电电压为每毫米1000~1500V,4.5mm爬电距离的放电电压大约为4500~6800Vp,6mm爬电距离的放电电压大约为6000~9000Vp。
6 ~9 p, {: y! m! W' F9 Y2 n+ y( q
13.jpg
# z7 |' i2 z% S2 V
& U3 g6 @4 f, S) [4 ^8 t- B+ k6、各种防雷器件的连接 ! Q' c$ {1 s" Y  ^

9 i, @) k/ u: y/ L( o# {) S# a: T$ p6 G$ I  l, U& _4 n6 [+ x
避雷器件的安装顺序不能搞错,放电管必须在最前面,其次是浪涌抑制电感和压敏电阻(或放电管),再其次才是半导体TVS闸流管或X类电容及Y类电容。3 l6 Q. M1 s) r9 P9 F
14.jpg . D0 O# W' q, b! D7 g; c
( x9 b0 i, P2 Q( J
收藏 评论1 发布时间:2020-2-4 22:36

举报

1个回答
Glenxu 回答时间:2020-2-5 14:20:50
再多点TVS就很很全面了,最好有AC和DC两部分。

所属标签

关于
我们是谁
投资者关系
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举措
创新与技术
意法半导体官网
联系我们
联系ST分支机构
寻找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
社区
媒体中心
活动与培训
隐私策略
隐私策略
Cookies管理
行使您的权利
官方最新发布
STM32N6 AI生态系统
STM32MCU,MPU高性能GUI
ST ACEPACK电源模块
意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STM32Cube扩展软件包
关注我们
st-img 微信公众号
st-img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