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LCC制作工艺流程: 2 B8 f; ~3 g3 W8 E2 m" V% B2 h$ j) c " k, V0 H3 H" H3 R( \" n 1、原材料——陶瓷粉配料关键的部分(原材料决定 MLCC 的性能); , q5 i' C8 y+ R3 P2 B5 r1 g$ X8 G 2、球磨——通过球磨机(大约经过 2-3 天时间球磨将瓷份配料颗粒直径达到微米级); ( \. p" J' D2 o/ @ 3、配料——各种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4、和浆——加添加剂将混合材料和成糊状; 5、流沿——将糊状浆体均匀涂在薄膜上(薄膜为特种材料,保证表面平整); 6、印刷电极——将电极材料以一定规则印刷到流沿后的糊状浆体上(电极层的错位在这个工艺上保证,不同 MLCC 的尺寸由该工艺保证); 对卷状介电体板涂敷金属焊料,以作为内部电极。 近年来,多层陶瓷电容器以 Ni 内部电极为主。所以,将对介电体板涂敷 Ni 焊料。 7、叠层——将印刷好电极的流沿浆体块依照容值的不同叠加起来,形成电容坯体版(具体尺寸的电容值是由不同的层数确定的); ) |2 F) o* U% M: h! @. @ 8、层压——使多层的坯体版能够结合紧密; 对层叠板施加压力,压合成一体。在此之前的工序为了防止异物的混入,基本都无尘作业。 9、切割——将坯体版切割成单体的坯体; 9 p4 H' K# ?! P! V& g 10、排胶——将粘合原材料的粘合剂用 390 摄氏度的高温将其排除; 11、焙烧——用 1300 摄氏度的高温将陶瓷粉烧结成陶瓷材料形成陶瓷颗粒(该过程持续几天时间,如果在焙烧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就容易产生电容的脆裂); % p0 A8 F: E6 b5 L$ V- l $ C9 k) @. v" l用 1000 度~1300 度左右的温度对切割后的料片进行焙烧。通过焙烧,陶瓷和内部电极将成为一体。 12、倒角——将长方体的棱角磨掉,并且将电极露出来,形成倒角陶瓷颗粒; 13、封端——将露出电极的倒角陶瓷颗粒竖立起来用铜或者银材料将断头封起来形成铜(或银)电极,并且链接粘合好电极版形成封端陶瓷颗粒(该工艺决定电容的); ! P7 d" F: w& ]4 c/ f! | 14、烧端——将封端陶瓷颗粒放到高温炉里面将铜端(或银端)电极烧结使其与电极版接触缜密;形成陶瓷电容初体; 15、镀镍——将陶瓷电容初体电极端(铜端或银端)电镀上一层薄薄的镍层,镍层一定要完全覆盖电极端铜或银,形成陶瓷电容次体(该镍层主要是屏蔽电极铜或银与最外层的锡发生相互渗透,导致电容老衰); 9 N! F4 @+ X6 w* _0 ] 16、镀锡——在镀好镍后的陶瓷电容次体上镀上一层锡想成陶瓷电容成体(锡是易焊接材料,镀锡工艺决定电容的可焊性); ' ]- x7 O9 ?( d' n' d" d! o 完成外部电极的烧制后,还要在其表面镀一层 Ni 及 Sn。一般采用电解电镀方式,镀 Ni 是为了提高信赖性,镀 Sn 是为了易于贴装。贴片电容在这道工序基本完成。 17、测试——该流程必测的四个指标:耐电压、电容量、DF 值损耗、漏电流 Ir 和绝缘电阻 Ri(该工艺区分电容的耐电压值,电容的精确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