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adence使用经历——绘制PCB流程

[复制链接]
gaosmile 发布时间:2020-4-24 16:46
之前使用过cadence画过几块板子,一直没有做过整理。每次画图遇到问题时,都查阅操作方法。现在整理一下cadence使用经历,将遇到问题写出来,避免重复犯错。

# m- c$ t: B8 D; v, L/ b
使用软件版本号:Cadence 16.6

* }% M- n# ~4 g) ]0 \
一、SCH原理图设计
0 J( W8 C" f: M) b$ h
1.1原理图设计
# M9 t2 K% n  V  C
1.2标注、DRC电气规则检测
/ W& t) `! A; s! c
1.3网络表netlist生成 (设置元件封装)
" T* X$ O& t5 E$ `9 M& V7 s# P9 b4 G2 B
二、PCB绘制
- i( l& l! V, j8 m) J
2.1零件库开发
3 e0 H( P5 Z# X
零件库开发包括:1、创建焊盘 2、创建零件封装

+ v# L. v$ `6 L1 ^& P
2.1.1 pad结构和零件文件类型
$ H; `4 y3 Q, S. \
在Allegro系统中,建立一个零件(Symbol)之前,必须先建立零件的管脚(Pin)。元件封装大体上分两种,表贴和直插。针对不同的封装,需要制作不同的Padstack。首先介绍Pad焊盘的结构,详见下图:

3 F) ]( ], W% c9 e$ g3 ^9 A) O; c+ w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39.jpg
1 b4 O1 j, o2 A# z- F7 R
pad焊盘结构
8 B) l' E" Y2 x1 E) q+ r

' [2 Y% B' }; s
1. Regular Pad,规则焊盘。
; F% B9 e/ i, ^! H/ W' g
● Circle 圆型
● Square 正方型
● Oblong 拉长圆型
● Rectangle 矩型
● Octagon 八边型
● Shape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

# {/ ^3 T% G' n; L) b
2. Thermal relief,热风焊盘。
9 a# W6 c8 n! I# e/ z/ H
● Null(没有)
● Circle 圆型
● Square 方型
● Oblong 拉长圆型
● Rectangle 矩型
● Octagon 八边型
● flash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
, D, W0 |) q6 \% l. H7 T
3.  Anti pad,隔离PAD。
/ y$ A+ O7 V6 w- e; v
起一个绝缘的作用,使焊盘和该层铜之间形成一个电气隔离,同时在电路板中证明一下焊盘所占的电气空间。
& U, T3 n7 Z1 y: M& N% X$ ?
● Null(没有)
● Circle 圆型
● Square 方型
● Oblong 拉长圆型
● Rectangle 矩型
● Octagon 八边型
● Shape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
3 r$ _( x+ g, y8 t; n, a- g& ^* O, r
4.  SOLDERMASK:阻焊层,作用:为了避免相邻铜箔导线短路和减缓铜箔氧化,在PCB板覆盖绿油解决问题。如果将绿油覆盖待焊盘上,则焊盘无法焊接。所以提出阻焊层概念,即在覆盖绿油位置 为焊盘开个窗口,使绿油不覆盖窗口(该窗口的大小必须大于焊盘尺寸)。可以理解成去阻焊层(即使用模具上绿油时,将焊盘位置遮挡,其他位置上绿油)

- i* Z% J8 B% R+ Y+ a
(1)负片时,Allegro使用Thermal Relief和Anti-Pad;(VCC和GND层)

  z) A7 V4 o/ Q* x7 H- A
(2)正片时,Allegro使用Regular Pad。(信号层)
$ z+ f, C( J# L2 |2 }- O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42.jpg               
' v, d( S5 |/ h0 _+ O$ s
    负片的Thermal Relief   负片的Anti-Pad    正片的Regular Pad

' _- }4 f1 I# Q; d+ S$ w& g) Z9 B; w. H
5.  PASTEMASK:胶贴或钢网。应用:是机器贴片时要用的,是对应所有贴片元件的焊盘的,大小与toplayer/bottomlayer层一样,是用来开钢网漏锡用(即上焊锡膏)的。
  |! B' G/ E$ K; _# l6 |/ [- k7 t$ y
6.  FILMMASK:预留层,用于添加用户需要添加的相应信息,根据需要使用。

/ I6 E( {6 j. M- v5 O) T+ o. j# T
零件文件类型说明:

" X6 m! V! r9 M, x* e
$ q+ p1 V7 n8 x; R
5 b  Q& r7 k+ x( @" H
8 P& p1 T2 q) u) c: U
) Z) x, k; @/ c9 g
后缀名“.pad” 的文件:焊盘文件
  c5 Q' Y$ F: k# P
后缀名".psm"的文件:零件的封装数据
6 }; W! H' r, j1 }5 M6 z* F
后缀名“.fsm”的文件:Flash焊盘文件,应用电路板的内层的电源和GND作为负片。
# b6 r2 e* n+ c
后缀名“.dra"的文件:绘图文件,可以直接用Allegro PCB Editor打开。
- I) g* ]- B% z" Z/ P5 F
后缀名“.ssm”的文件:自定义焊盘图形数据文件

- f8 q! p( J) j5 i- i8 g
2.1.2 焊盘制作

" K6 D) O* ~) k1 z7 Q
目前焊盘制作方法由allegro的Pad_Designer或第三方软件FPM (Allegro封装生成器0.08的功能)生成焊盘。下面两种方式介绍焊盘制作,以c155h50m165通孔焊盘为例说明。
# s) t, m* B+ R/ y% F
第一种方法:使用 Pad Design 制作焊盘,   打开Pad_Designer软件,详见下图
% g# G1 x. L3 R( `. ]
Padstacks中

- Z! e6 g) a1 `# h" t6 `# }3 w
1)Type主要有三种:

6 `- l# O8 [5 P9 t3 p! o* d1 {
" q/ _- Q; k. h. i  r% {( J- m; c
- W3 a$ k( a4 w
1 t& e- }- k# n. x& y
: Z2 k* n5 }* @0 T9 `- I
Through:穿孔,一般用于非表面贴元件的穿孔管脚或Via(过孔)。
6 P! r. m0 z  `0 V
Blind/Buried:盲孔和埋孔,分别指顶层和底层都看不到的内部孔,和只有顶层或底层能看到而另一层是不可见的孔。他们也是用于制作Via。

8 P8 C3 h1 F% d; C7 U0 y
Sigle layer:单层,用于制作表面贴元件件的管脚。

3 s) A4 C6 C4 F: {' I
注:在candence 16.6版本中,不可以手动设置。Type类型根据你设计的Pad定义(即Layers中设置)。如果是贯穿就会显示through,表面型就是single。
6 }. N8 v. b, K. e0 o# p

; f5 v% t1 |4 ~
2)Units是尺寸的单位,一般选择Mils或Millimeter(公制:毫米),根据方便选择。换算关系:100mil =2.54 mm  1mil=0.00254mm
% j. G. h! K4 L. n" C7 q- u
3)Multiple Drill:设置钻孔数量等

1 `% i6 e* s/ i/ ~) L# J
4)Drill/Slot hole:钻孔信息,选择类型(Hole Type)、是否Plate和钻孔尺寸等。

/ T% {2 R) q: V: x  U' J
5)Drill/Slot symbol:钻孔符号,在PCB制作时会显示出来,可以用来标识不同的钻孔。这里就是选择一下形状和大小尺寸。

! }/ i( x# n9 T  `5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45.jpg

* q8 \" H' I$ K! k
在Layers标签下:

6 }; R. G7 I' l+ h* v' L1 K/ d
配置焊盘在各层的形状和尺寸。对于表面贴元件,一般勾选SingleLayer Mode,只配置单层信息。

3 u% D9 j! `6 c( d" W$ r
Layer有很多层:
7 f4 W9 v9 \1 r5 a( ~/ A
; L7 Y' G* n0 k) O0 \1 y

8 v$ [, y# Z3 q6 d  _- I/ ^- G/ G% Y2 k6 N4 k; o8 l

& w$ Z7 Y( W/ c; G
Ø  BEGIN LAYER :定义焊盘在PCB板中的起始层,一般指TOP层。

6 h5 t3 i' y. @: v7 x2 o
Ø  DEFAULT INTERNAL :定义焊盘在PCB板中处于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各层(可能是电源层、地层、信号层)。

* k0 e. A5 Y: n; W
Ø  END LAYER:定义焊盘在PCB板中的结束层,一般指Bottom层。

1 f- K& U% q- _4 ?4 j# [
Ø  SOLDERMASK_TOP和SOLDERMASK_BOTTOM分别表示顶层阻焊层和底层阻焊层。

2 N' v) Q( j  x6 q1 x
Ø  PASTEMASK_TOP和PASTEMASK_BOTTOM分别表示顶层助焊层和底层助焊层。
$ Q6 f3 v9 ?" z/ U2 R8 b4 S; y
注:  焊盘参数设定的推荐值
1 m3 y3 Y5 v; d/ q
1、过孔径与正规焊盘的外径关系:焊盘的外径 = 过孔径 +0.6mm
* L7 `" y! J# h. o; C$ f4 ]
2、热风焊盘与正规焊盘的外径关系:热风焊盘的外径=正规焊盘外径 + 0.5mm;热风焊盘的内径=   正规焊盘外径;

5 @+ d1 Y& m& L) I4 S8 Z8 u
开口宽度= 0.4mm(经验值)

9 L; |. r8 N$ Q' K4 i$ h4 W) E4 f0 V
还有一种理解:开口宽度=DRILL SIZE × Sin30° ,同时开口宽度,则要根据圆周率计算一下,保证连接处的宽度不小于10mil(0.254mm),例如过孔径0.9mm,则开口宽度= 0.9mm x 0.5 =0.45mm
/ \4 ^, l4 P2 y. L9 m
3、隔离焊盘与正规焊盘的外径关系:隔离焊盘的外径=正规焊盘外径 + 0.5mm
+ u- t( @  Q  ]0 N1 d6 M
3、阻焊层外径与正规焊盘的外径关系:阻焊层外径 =正规焊盘外径  + 0.1mm

6 r' R) Q2 ^3 S! ?
4、加焊层外径与焊盘的外径关系:加焊层外径 =正规焊盘外径

# p  q% @) I; \# d/ I
flash焊盘制作(以f155_215_40为例说明)
7 L1 X3 s! t  H1 F# l/ H
NO1、在PCBEdior下,运行File|new 进入下面界面

3 y7 ^  j/ c# M+ L: U$ ~7 v, V'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48.jpg
* _" |$ B* L7 I# L# \) [/ ?  N& \
NO2、配置坐标、网格等环境

- q- f; b4 @) s+ r( x; Q5 A. {- t: A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52.jpg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55.jpg
3 f$ m* v% w# i4 }
NO3、设置焊盘,即Add|flash

. u& f  f0 Q. q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859.jpg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02.jpg

. U8 y9 S% k( u+ f- r
NO4、点击File|save,保存。

- I; z- ]5 o4 V, z' m4 _) _. i
第二种方法:使用第三方软件FPM

8 Z9 B% ^% ?, `) i; m5 z7 m+ l. |
2.1.3 pad命名规则

9 A9 \. Y* Q, r2 e) r* e
1、Pad焊盘命名规则
* _' ~3 n  e. k" K+ a  P) Y3 S

- E" t  c4 }% s) {! u( i% r7 }6 f5 z+ N+ ]3 S. Y  W
' V; j' G0 m( @/ j( Y

/ v6 b& i" M- V  c0 L' Z. g
圆形焊盘:c焊盘外径h过孔径m阻焊层圆形外径,
9 f, t5 v& s+ X6 O! S8 {: v; f
例如:c300h140m310表示 焊盘外径:3.00mm,过孔径:1.40mm,阻焊层外径:3.10mm
7 L) R- g* r" s, B& w/ j
注:过孔焊盘 应用零件封装中机械定位孔(不需要电气连接),例如c0h300表示焊盘0mm,过孔3.00mm

/ D$ k  K$ o, Q9 i2 T9 j* g% K+ J7 k) t6 V* O- R
- O7 M/ }1 {* C3 L

4 S% L! r9 S" a) p/ s
9 ^. \% Z0 w0 Q/ J- Y
正方形焊盘:s焊盘外径h过孔径m阻焊层正方形长度,
8 [2 A9 N+ g3 J( e6 }7 l" D
例如:s300h140m310表示 正方形焊盘长度:3.00mm,过孔径:1.40mm,阻焊层正方形长度:3.10mm
/ l: b  F2 R" @5 b. b
正方形焊盘:r焊盘长度_宽度m阻焊层长度_宽度

9 @' c. i8 F  ^$ p, W
例如:r130_85m140_95表示正方形焊盘长度1.30mm 宽度0.85mm,阻焊层长度1.40mm 宽度0.95mm

' m  W- L( H: j/ v7 B. g0 b- q
2、Flash焊盘命名规则

# z# w& ?# K2 P" p% `; @0 L6 j4 l& p% Y3 q- i" S
! F" n4 F: a! q4 |' O6 V- E

" M  n. D, }' U& f7 B$ M. f! A7 n9 _; \4 ^4 K. R! N5 h& W% v/ w
Flash焊盘:f内径_外径_开口
& S1 T7 `7 b2 V: I
例如:f185_225_40表示flash焊盘内径1.85mm 外径2.25mm,开口宽度0.4mm

" ^* V, e9 q' R) A
3、VIA过孔命名规则
4 L& z2 U+ b- U

2 ]4 U% ~2 p( a, _" j3 G! v/ g' c5 ~2 K: K# ?

$ \; z) \* X+ B5 ^; V! W9 J
2 [( K* `( P; J
VIA过孔:v焊盘外径h过孔径

0 }: L- Z2 j" C: R- _9 _% I( A3 L
例如:v75h40 表示焊盘外径0.75mm,过孔径0.4mm,阻焊层0mm(即使用阻焊油堵孔)
1 N& J+ l% g  ~% R3 u! G) `

9 R7 o7 r3 Q& q6 a
2.1.4 零件封装制作
  E" o! a- h) a! r$ ?8 S
个人经验:通过变换网格间距和中心原点,来快速制作零件封装。
9 x% t1 p7 c- r$ ?/ @1 K" y
2.2 PCB板基本信息设置
# S8 V) N2 X: v) M
PCB板子尺寸、层叠结构、布线区域。绘制板子outline外框、Rout keepout禁止布线区、定位孔并标注尺寸。

2 n- b4 a, `% o/ S6 C
第一步:创建后缀名 ".brd"的PCB文件。
8 N; o+ F# I" E2 `
第二步:设置工作区尺寸,设置如下图(注意:建议使用公制Millimeter)
4 X1 q  c9 O) Z2 c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05.jpg
工作尺寸设置

$ u# U0 O: O& v9 \6 Y& l
第三步:绘制板子outline外框和倒角
7 F: n# T" a( O  ?
使用Add | Line、Add | rectangle或Steup |outline| board outline命令绘制电路板的外框线。

! J8 m7 O' g, x1 ~/ x2 X! s0 _# u
具体步骤:
, b# P: E5 m; e" \5 N4 q# ^% }6 d) b7 T

2 V0 |  k6 q; ~2 T6 m  i/ g* Z
4 S) B9 H4 w2 M. i: e, J
1 k$ g; |$ l' [1 K3 M  M& L3 Q% Q5 I5 ?# M: P- \* r) \7 X! e
1)根据需要绘制外框设置 网格间距。例如PCB外框是120x200,则网格设置 X= 120   Y=200
# D5 W$ _* I2 |: u# `2 ^. K9 B
2)选择Add | line命令,激活右侧 Options 选项卡中 Active Class and Subclass下拉列表选择  Board Geometry和 Outline选项,表示添加线属于电路板外框。

: y$ S$ J) Q( V
3)根据网格间距 画外框

. Q' m8 \" `+ d6 }
4)外框倒角方式有两种:1、45度倒角(Chamfer选项)2、圆弧倒角(Fillet选项)
● 选择Manufacture | draftl Fillet命令
● 1.在右侧控制板中Radius修改成;2.表示倒角圆弧半径约为2mm
● 分别单击需要 矩形外框的两边,即可倒角。
8 B+ }" i$ [* P
注:如使用Add | rectangle,则不支持上述倒角操作。Add | Line支持上述倒角操作。
! x; y6 X+ e! {& Q
第四步:添加定位孔和光学定位孔

  u9 g7 r, I! K1 O6 d
具体步骤如下:

- l! v( ~7 T/ ]  @+ }5 d: X1 e3 d- m6 s5 |% F' f/ U$ a: a" ~3 n5 g
2 K* \2 s3 v* v% K1 k0 n

# p" I+ k' f8 i9 K6 F
; `0 ?/ k) Z6 c! e; D
1)根据定位孔位置,设置网格间距。
, n/ y$ o2 `- U3 z: Z9 G: u; v
2)Place|Manually命令,弹出Placement窗口
2 t# y' D/ ~3 ?' K' \& C
3)打开Advanced Setting选项卡,选择LIbrary复选框(设置显示 lib库元件)

% F, \( t- H* Q$ m' s; g: B1 J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08.jpg

( ^9 [2 n# j, i. q+ c
- E8 y* ^. r; q/ k

" p/ j1 K6 S* u' X1 G8 i- N
4)打开Placement List选项卡,选择 Mechanical Symbols下拉边框选择  定位孔,然后点击Hide放置定位孔。具体详见下图。

0 f( E7 j# L7 F+ p! m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11.jpg
, E9 [; l2 ?% I: p7 B/ ]# \
第五步:设置禁止布线区和禁止元件放置区。
7 r# M0 R# ?5 B1 f8 _7 y
为了避免焊接或安装过程中伤及板上的走线,所以电路板的走线与板边有一定距离(建议:3mm)。设置Route Keep out禁止布线区和 Package keepout,具体步骤:
+ }7 k/ _5 ~9 b' c/ w
$ [. h4 F5 f8 J0 [! ?/ O' I
5 {( `; z& G* v4 a; B1 h2 k

; ^) a$ }1 d  S
& V5 Z8 R/ {" o/ {+ G: g& P4 Y
方法一、单击Shape add Rect 命令,激活右侧 Options 选项卡中 Active Class and Subclass下拉列表选择  Rout Keepout选项(具体详见下面)。

' y& C) [, o. P% b5 x$ R3 t% H6 h$ U; `
激活后,绘制Route Keep out。

$ L" r- J: ~- E+ g%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14.jpg

2 T, d6 ^; N, r1 e" g
方法二、(使用画线):选择Setup | Areas | Route Keepout,然后绘制Route Keep out 即可。

$ p2 u4 U- m  C4 c5 i; g! M
第六步:设置层叠结构。

( W/ r7 B" I( S. X' l, x
在设计多层PCB电路板之前,设计者需要首先根据电路的规模、电路板的尺寸和电磁兼容(EMC)的要求来确定所采用的电路板结构,也就是决定采用4层,6层,还是更多层数的电路板。确定层数之后,再确定内电层的放置位置以及如何在这些层上分布不同的信号。这就是多层PCB层叠结构的选择问题。层叠结构是影响PCB板EMC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多层PCB板层叠结构的相关内容。
7 K6 s" R) u9 J- ^  A( t  ^
1、使用多层板好处:

/ a/ M+ I$ K9 n6 Q2 M
1)利用内电层的大铜膜来为信号层提供屏蔽。同时高速信号可以走中间信号层 ,通过相邻两个内电层的铜膜可以为高速信号传输提供电磁屏蔽,同时也能有效地将高速信号的辐射限制在两个内电层之间,不对外造成干扰。
" ?8 L3 C& z1 U5 g3 {5 K
2)多个接地的内电层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阻抗。例如,A信号层和B信号层采用各自单独的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干扰。

6 r. i  N0 K# ^4 _3 X
3)降低布线难度

; [, p7 c" j# V. @+ _, K1 Q+ Y
2、Layer Type层的类型

. F5 K' v! g4 {6 z" ^7 P) N) B8 i( C2 H

0 t! `! ?$ F2 g5 n6 X  x. l) p% N
' o* f5 z5 M/ P/ _! S  t" n9 d: e# a/ j
6 A" b) r, Q3 s. `
Conductor  信号层的类型
Dielectric  电介质,一般选用FR-4
Plane  地层和电源层的类型,一般应用内电层

, u8 G+ X) p% s$ q& v* l2 k
) L; ]/ Y5 ]; R" F/ O1 v6 Q- w
" H# }: D" P* M! j  Y: n: i$ S# w; N4 P  S0 ^" j7 J7 o5 D

( |6 `; z9 T! m. g' J' F( g
DRC as Photo File Type
Positive  正片
Negative  负片
(Positive )正片:简单地说就是,在底片上看到什么就有什么。
(Negative)负片:正好相反,看到的就是没有的,看不到的就是有的。
( U( H! i' L& v3 w. c
3 ~0 e" Z0 F  ^3 \7 M2 W2 G
下面通过4层板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优选各种层叠结构的排列组合方式。 常用的4层板来说,有以下几种层叠方式(从顶层到底层):
' s' D* p; J1 D& e; k+ t! Z' Q

8 C' j, }% c5 N

8 F3 ~- F) o, V+ y' U!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18.png

3 r  Y8 d+ u7 L! S( V
显然,方案3电源层和地层缺乏有效的耦合,不应该被采用。

* F0 r4 `( Z2 V) l1 g' i# g  y
那么方案1和方案2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0 G1 T9 m3 i5 h8 u
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都会选择方案1作为4层板的结构。选择的原因并非方案2不可被采用,而是一般的PCB板都只在顶层放置元器件,所以采用方案1较为妥当。但是当在顶层和底层都需要放置元器件,而且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介质厚度较大,耦合不佳时,就需要考虑哪一层布置的信号线较少。对于方案1而言,底层的信号线较少,可以采用大面积的铜膜来与POWER层耦合;反之,如果元器件主要布置在底层,则应该选用方案2来制板。
+ K/ E- V; y; ?# ~- Y& j
如果采用如图11-1所示的层叠结构,那么电源层和地线层本身就已经耦合,考虑对称性的要求,一般采用方案1。
: v% u8 |5 T2 }: C3 ^
3、设置层叠步骤及方法

  i5 J; W: ~; f
选择Steup | Cross-section命令或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22.jpg ,弹出Layout Cross Section窗口,下图以四层板说明:

% e( X" S) w$ `' O: F
1)进入Layout Cross Section窗口,添加层操作如下
8 g1 w+ a! W; K$ e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25.jpg
. d0 f6 j0 g! R
2) 设置每层名字 TOP、GND、POWER、BOTTOM

0 q+ `8 e# o: Q$ {, B; S8 ~; E: g
3)设置层类型,总共有Conductor 信号层、Dielectric  电介质层、Plane地层和电源层。

* D/ H1 [) \$ V; \- e
4)设置每层厚度,主要是外层厚度(信号层)、内层厚度和电介质层厚度。1oZ=35um,线宽1mm,可以通过2A电流。
) u  L# m7 U; ~) _
注意:设置完每层厚度后,观察PCB总体厚度。
% c8 d8 }5 f4 A" E) m' x; H/ |
5)Artwork光绘文件是否负片输出,一般内电层使用负片输出,减少数据文件大小。上述5步设置,详见下图:

( y& `: Z5 [* a* `! p2 H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28.jpg
4 j: M, i7 R' R: |  e
2.3导入netlist网表
& H: ]9 w( Q+ h; D% A
在PCBEdior下,操作File  |  Import  | logic进入下面界面:

6 |% _9 h4 O2 u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31.jpg

* [* |# s. G6 O( ^
在导入路径中选择  原理图中生成netlist后,单击“ Import Cadence”导入网表。根据导入提供信息,判断导入是否成功。

6 c2 V/ z: H3 z. a
2.4设置约束规则

5 {. V: Q" Z. M7 T7 ~4 y$ b
约束规则作用:allegro设计软件优势是高速信号PCB设计,而高速信号需要 考虑信号完整性(信号需要等长)、差分信号等。

8 X/ S1 T+ ?# ]( Y. l( ]9 t2 y
当约束设置完成后,PCB工具会自动根据定义的约束对设计进行检查,不合符约束的地方会用DRC Markers 标记出来。
, G8 u0 r6 _" U- t5 f
操作步骤:

4 ^5 b3 l( m- A0 f  R$ c  n
● 选择“Setup-> Constraints->Constraint Manager”,启动约束管理器

4 ]- v8 G% |5 K: w0 r$ B$ ^( N
● Allegro中规则分为两类:DefaultConstraint和Special Constraint。用户既可以修改默认规则,还可以创建新规则
● 约束设置方法:1 确定约束类型   2 创建或修改约束设置    3 分配约束
9 i6 O; Q1 J1 R6 F: F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35.jpg

! q8 z, r  b- R, S/ j
在PCB 设计中,设计规则主要包括:Electrical时序规则、物理规则、间距规则、相同网络名间距规则、properrties性能规则共4个部分。下面重点介绍以下3个规则设置。

( _3 P7 P: L- e, u1 ^
2.4.1 Physical物理规则条件设置
8 P- o  ~* r: v: w+ O$ Y
点选Physical Constraint Set 即可出现Default 的Physical 相关设定值,如Line Width线宽、Neck width..、过孔等(对于BGA封装元件,需要使用Region区域约束规则设置)。   Physical物理规则可以使用Defaul约束t规则,也可以新建约束规则。
5 M! @  e% k& F& s9 c! J
1)设置Default约束规则:

  e( C2 @' u  n2 ?" [5 \, h+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38.jpg
7 e8 p+ ^- b: K* E- i0 x) B. F
2)新建约束规则方法:以新建电源 PWR为例说明

% r9 s& S% {- d; I9 t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41.jpg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44.jpg
1 S; y( d) k8 A0 `4 B
3)设置约束参数:设置线宽、过孔等

. @+ o, Z) [3 Y) C, k2 M* l. |
线宽:一般设置Line Wdith  min、Neck min Width

* z0 m1 O9 ?; i
过孔:物理规则设置里面有一栏是Vias,点击即可设置,如下图所示

+ E/ j9 o# Y1 W6 X' U  d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48.jpg
5 E, V) i9 A+ m9 i7 l  ]; a
4)分配约束:

/ y. v. a, }% C9 o2 @9 f3 L
对于一般net线宽,使用默认DEFAULT线宽;而有特殊要求线宽单独设置。例如:电源相关net,先建立一个CLS_POWER的类,然后将所有电源相关net添加进去,一起设置线宽约束。
$ ~' F* O3 j; d) k, a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51.jpg

0 C! @) a3 M1 k' d& R
区域约束规则:这里不详述,具体参见詹书庭 的<< Allegro16.6 约束规则设置详解.pdf>>
' k' D) N% }9 ?) z. z1 @* t  u$ m
2.4.2 Spacing间距规则条件设置
* G) G+ [. Y# m1 c" s, R
1、设置间距值约束规则

2 u7 f" u% l$ r/ Q8 T1 j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55.jpg

& M7 j& p% C2 Z" ~3 }8 J5 X  a
进入约束管理器,单击 Spacing,再点击AllLayers,如下图所示。右边有一个DEFAULT 就是默认规则,我们可以修改其值。也支持定义特殊间距约束,点选Default按鼠标右键,执行Create-Spacing CSet。

8 O% q, G7 G( e, t- N. ^+ l: o. J
间距推荐值:待完善

, m# J7 i, L& u! @; p3 V; i+ V/ q/ W
1)line to line:根据3W原则,走线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两倍走线宽度。对于特殊的信号,如时钟走线,应适当增加走线的间距,至少为走线宽度的两倍,如果可以最好用地线隔离。

, M% M( m9 a9 u; M
2)line to hole:可参考line to line原则

" _- o7 x; T7 I3 W
2)line to shape:可参考line to line原则
4 {" N1 U. Q( ^# k- C  g1 H
4)shape to shape:这个间距需要考虑两个shape之间电压差。电压差低于24V,不低于0.5mm即可。具体《距离及相关安全要求》
+ w& s# G. d) ~, {1 p( I3 z4 b! t
2、对net设置间距约束
8 q9 Z2 \$ t% K
一般间距使用默认DEFAULT。对间距有特殊要求,建立新的间距规则,然后对其net分配该规则。详见下面电源间距约束设置。

7 ]3 v+ |- k; C
微信图片_20200424162958.jpg
  I1 \; U& k* s: `% E
2.4.3 Electrical电气规则条件设置
( A& b) e# v8 U( Q+ s
Electrical电气规则主要关注:差分信号约束规则、等长约束规则。下面以差分和等长为例说明:

; ~' H- p2 d: _1 ]: `
2.4.3.1差分信号约束规则
$ |2 T  w  X" M6 ?+ ?: i
+ Z1 ~) T! d: [8 C" I6 }% g

- q, b- b7 h9 S2 F, ]1 [$ g3 ~( i
$ l9 Z( G7 Z+ W1 K) j0 ]
先说差分线相关参数

  r- ]4 N) n: X* G; H2 y. e
1、  Coupled Tolerance:两条差分线间距的误差值- P6 h4 {$ F9 z
! c/ l9 V+ E! w* u
2、  Min Line Spacing: 两条差分线 的最小间距
0 v1 j* p' z! W; C1 o9 p
3、  Primay Gap: 两条差分线优先线间距(边到边间距)。

% ~$ s$ e1 A3 v
4、  Primary Width :差分线优先线宽

2 w# H2 c, f* o% A. Z
5、  Line Width:差分线的线宽(在Physical Constraint Set 设置)

7 i* M; o  K5 K+ T0 n2 ^; z
6、  Neck Gap :差分对Neck模式下的线间距(边到边间距),用于差分对走线在布线密集区域时切换到Neck值。
7 z5 K* a0 G! S& T4 t6 w. h
7、  Neck Width:差分对Neck模式下的线宽,用于差分对走线在布线密集区域时切换到Neck值。

5 ^( Y0 A5 F$ H: }
8、  Dynamic Phase:动态相位检查

. r3 u& o5 e* ?" q& d( }; F( }
9、  Static Phase Tolerance  这个约束设置了两根差分线之间线长差值,单位是mil或ns
- i9 d) P9 c% J7 W4 V- s. M
10、Uncoupled length:该约束限制了差分对的一对网络之间的 不匹配长度。

# M3 b7 b+ C; K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01.jpg

$ M$ g1 _- f% X% }! v6 \
设置步骤如下:
! K' C/ O  ~! A) I5 i  a& D
1、 建立差分规则并设置参数:打开约束管理器,定位到Routing | Differential Pair 下,如下图所示。
; Y- K4 p) x1 H) c$ b7 N% ]5 R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05.jpg
/ I0 W# C1 @- B0 x
参数设置
' Q% u% P6 v3 ~+ V) M2 F( l

  J, r9 r5 ~# ?# S) b+ h; U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09.jpg

) X  l( b% p" k* p
2、  建立差分对。以USB为例,选择中CN_USB1_DM和CN_USB1_DP,右击 Creat --->DifferentialPair

2 U; m7 S) d; ~- t: g$ X) b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12.jpg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15.jpg

- v5 Q7 D/ I. q
3、分配约束规
1 w. H. {7 m. s+ ?/ K. B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19.jpg
6 F: J4 }  O! T$ n1 e
4、打开差分对检查。执行 Analyze-Analysis Modes,详见下图:
) g. A1 _% @) @, x: p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22.jpg
# |9 A: h/ M$ m7 o8 C
Analyze分析差分线
4 R. H0 [1 T/ O' a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25.jpg
4 {+ G% `. H# I  z" u. I
2.4.3.2等长约束规则
# G. z# E* k: K* ]5 P* \
高速布线中等长设置是经常使用的约束规则,在Allegro中等长设置使用相对延时约束规则。在实际使用过程遇到:同一个Net(直接连接的)和 不同Net(XNet)情况。

1 z% }8 W) D4 M
参考:Allegro_xnet_setup.pdf和于博士《Cadence入门手册》等。在这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一个新个概念Xnet,见下图:

! y" Q  I9 H+ T2 P% C+ o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28.jpg
* P( m- l3 ~( _3 P, _1 m
我们把连续的几段由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或电感)连接的net合称为一段Xnet.。Allegro中有两个常用的走线长度设置
' @- S* W# v2 M5 }$ w5 `
,PROPAGATION_DELAY, RELATIVE_ PROPAGATION_DELAY 都只能针对同一Net设置。

1 O& f8 \/ L# ?2 ]2 p
Xnet应用实例:
. H7 }- p; |7 J4 [4 C3 w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31.jpg
) f* p9 t4 d9 J9 X% \( A! X4 e% D
现在要求U1 到U2 的走线Net*A + Net*B等长, 误差为+/-20Mil,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别设置Net*A等长和Net*B等长,误差各为+/-10Mil, 这样是可以达到要求,不过会加大Layout工程师绕线的难度,因为可能Net*A部分空间比较大有足够的绕线空间,而Net*B部分没有空间绕线,所以就比较难达到要求.如果一种设置能把Net*A与Net*B相加,然后再做等长比对,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好的就是Allegro都早为这些问题考虑过了,只要把Net*A与Net*B设置为一个Xnet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v8 Y' f+ D  F. X* g
1、 同Net等长设置

: r' @7 n. p) I1 o# u2 n
下面以LCD板实例说明一下,原理图如下:
# u' R4 G2 T! W2 P* h( Z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34.jpg
原理图1, |/ x3 X+ k) y6 N7 I& Y: }" |6 {

! C# M9 B5 C/ c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38.jpg
原理图2
' E6 }% N; D) D+ }
LCD接口数据线、信号线需等长,即原理图J1同U3的CN_LCD_B[0:7]、LCD_B[0:7]、LCD_B[0:7]、CN_LCD_VS、CN_LCD_HS、CN_LCD_PCLK、CN_LCD_DE等长。

. o; L0 q' \# B: t6 q9 b# O3 @
第一步:设置引脚对(pin pair)。在约束管理器Electrical|Net |Routing|Relative Propagation Dleay界面下操作: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41.jpg
% ?. W7 O! O9 \- Z9 X% k6 G7 c8 S; X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46.jpg

. e8 u5 Z% }5 g6 P
依次设置所有需要等长引脚,即LCD_DATA[28] 总线上引脚。
7 V) i2 e! K. F( K) h
第二步:创建match group。将所有设置等长的网络创建好的管脚对后,选中管脚对,右键选择create-match group。
) P- i( m# I: r3 b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50.jpg " h  F" n& `' h7 Z6 X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53.jpg

" {9 }5 G# G& c8 p& I) l2 Y
第三步:设置等长相关参数。主要设置参数如下图所示。

7 l  Z" B, y- P( ?& R
1)使能等长线的分析
- }- a) {2 r# j0 O: |9 S$ [1 b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56.jpg

1 Y0 n7 Q8 P; G- w
2)设置等长基准线和+/-误差。下面以设置CN_LCD_DE为基准线,正负误差:0-1.5mm

; f5 ]' v/ P7 \, c' m# a! c/ w6 f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059.jpg

8 s8 @* j1 U+ A( @6 M
参数说明:
3 S5 u) x( o, E: i) x7 s# O7 \% o3 k( F
1、Scope选择Global。Scope:可以选择Local和global。Local意为仅比较同一Net或XNet内的管脚对,Global意为比较同一Match Group内的所有管脚对。一般选择Global即可。

. y' K" R2 i8 n4 r/ a: b# F
2、Pin delay:大多是在pin之间的延时不一致时,需要做一个补偿,那就需要设置pin delay,指的是IC包装内部的长度。需要在菜单Analyze -> Analysis Modes填入->Options.勾Analyze选PinDelay开启此功能。打开后,在计算线长时就会包括这段线长。另外pin delay下的Z Axis Delay指的是计算线长时是否考虑Via的长度,设置好了叠层参数后就会加上via的长度。

% u4 D* F* T1 l2 ^2 _0 f
一般Pin delay 忽略不计。

9 N. W$ c: P) W4 r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02.jpg
: J& a! {5 C) D, b

! f; p, Y5 w/ o( Q- q. R
3、  Delta:tolerance:这项控制了match group内的线长差。单位有三种:ns,mil,%;单位%指以目标线的N%为公差。对已经走好的线,以最长值为目标线。
; G  o& `* F5 j, Y
1)Delta指的是基准线比目标线长还是短,长则写入+delta值,短则写入-delta值,和目标线一样长则写入0,计算公差时的基准线便是目标线长加上delta值的结果。一般等长设置中,Delta为0。

: T' M. W7 e1 U; \- h2 @8 g%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05.jpg
+ Q, \0 N. x( E
对不满足约束的走线,显示“ED”错误,如图所示。
" N9 ^& L* O4 L9 y( L) c$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09.jpg
, e! a% B. m) |7 w. m% j) b
2)Tolerance值为于基准线的误差,是+/-误差。如果写50mil其实为+50/-50mil误差,实际为100mil的误差。一般设置等长时Delta为0,有特殊需要时可以考虑设置delta值。

, X6 C4 n5 g2 b5 }. g
注:如何修改等长线束中  基准线???方法如下:

  f* y& @7 ]" J, Y( f6 v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12.jpg
. T. v: E+ t' o5 t' Y( B
2、设置Xnet与Xnet等长.

1 q0 x: w0 N8 G: s, u6 s8 ?/ Z
2.5布局、布线、铺铜
% ~' q  D# o! H! @3 _2 O. B2 P
2.5.1 布局
# }$ o$ B# [* V7 U+ ^
1、手工摆件:选择Plalce | Manually命令,弹出Placement窗口

; }/ d; H0 W) ]
2、摆放零件的相关操作
) e' ~, n2 i  z# G# \
移动零件:选择Edit |Move命令,可在Allegro的右下角Cmd中看到move状态,即可移动零件。打开右侧控制面板Find选项,选择合适项。
7 b4 t7 F3 I6 _5 m) b
旋转零件:首先零件处于move状态,右键选择Rotate。

1 i+ w* {& e7 f/ o
镜像摆放零件:首先零件处于move状态,右键选择Mirror。

) N2 s. ~; S% Y2 g2 e7 f$ x. {) e* {
3、使用原理图交互式摆放零件

; ^2 V  M0 ~$ C! @/ `7 t
操作步骤:

, \& i  T; I/ X3 m% ^
1)打开原理图和PCB工程。
, @& N; \$ z! E4 v
2)在原理图中选择Option | Preferences命令,弹出Preferences窗口。

3 E$ D5 c7 i; a; e6 {3 E
3)打开Miscellaneous选项卡,选择InterTool Communication选项组中Enable InterTool  Communication复选框。

" `# }- e7 h( |: z
4)单击OK按钮,激活Orcad Capture CIS和 Allegro PCB Editor之间的通信程序。
$ K' y* z* N0 x* b: y
5)在Allegro PCB Editor窗口中选择 Place | Manully命令,弹出Placement窗口。

4 }4 v, J& N% ~- c: r" d
6)点击原理图元件,此时元件的封装出现在  Allegro PCB Editor工作区。
: e: \6 H5 F, T" C1 [) h
2.5.2 布线

" x7 J  `4 w: B$ l5 ^, u7 [' o2 \
1、布线准备

0 n1 c- g& S. E& x- w# I! ]
1)使用不同颜色显示多个网络:选择Dispaly |Assign color命令,选择右侧面板 Option中分配颜色。

7 ?# s) u+ {# [
2)设置布线栅格点:选择Setup | Grids命令,弹出栅格窗口。
. d! q5 j8 y$ ]& n' i3 D) X
2、手工布线

( K& ]4 t8 n, B7 t
控制面板说明:选择Route | Connect, Allegro PCB Edito进入add connect命令状态,单击右侧option,详见下图:

2 y5 r' V+ c1 r' [& X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15.jpg
$ D  j9 O3 Y1 Y* D
' U3 ?, v. _% Y& X, z$ R3 a
参数说明:

( ~. C5 t( o/ k7 K% y
1)line lock下拉列表框:选择走线改变方向时,所用的转角型和角度。

% }7 H$ Y9 q+ P/ c1 E
● line:转角处使用直线段

  A3 ]0 F' Z( V  A+ r% O5 V
● arc:转角处使用圆弧
$ n( [7 j. {0 ?
● off:走线使用任意方向

4 x2 d+ x8 m3 Z5 u1 C8 j
● 45:转角方向为45度斜线
6 e$ S5 F% ~- Y) l
● 90:转角方向为90度斜线
4 z& x" o2 L2 l7 |
2)Miter下拉l列表框“:当line lock选择45时,用于设置 转角处小斜角的尺寸。
3)Line width:显示当前线宽,可以输入修改。
" d! \( A: c& @- o! E3 q$ n
4)Bobble下拉列表框:选择操作,走线遇到障碍(过孔和焊盘)时,其中包括以下四项:
8 }' Q- V0 X2 g$ C( V+ l
● off:关闭Bobble方式,该方式走线完成忽略障碍物的存在,直接从障碍物穿过,必然导致DRC错误。
1 H% K' N" Z  G/ D/ x) U
● Hug only:遇到障碍物时采取抱紧障碍物的方式, 与障碍物的间距采用Spacing规则中设置的间距值。
, ~" ]# M; {) u9 m
● Hug preferred:优先选择抱紧,如果没有空间走线,则采用推挤方式。
( r7 ?, X- \& z
● Shove Preferred:优先选择推挤,如果无法推挤,则采用抱紧方式。
  b+ a* Q6 N0 m# t  c, o* |
5)Shove Via下拉表框:

5 R" l' h) F) I$ u1 d1 l  Z8 x
3、群组布线

0 q- {6 X% H5 C( @. C1 F
4、差分布线

% ?5 ?* u" f) }7 M+ g
5、蛇形走线
# r% z" @$ X3 \) K8 X) e" p3 e
6、修线

4 C  P  f* E# _+ x; A" p
2.5.3铺铜

' B4 p& N6 P) I4 O* M- ]
1、内电层铺铜

$ {4 g8 s! Y, y% J& @
2、外层铺铜
; t1 I6 Q- A$ b( i( ]" u2 i% k
3、编辑shape边界
2 M2 [* M# m9 Y" E. Z5 T
4、指定网络
2 e# h4 e* A1 M2 M
5、手工挖铜void

& a8 ~3 ?0 P1 f& ^- P0 L
6、删除孤岛

  G' Q5 F. K1 L/ D3 L! _# I
7、铺静态铜皮
& W: q# h7 h! j
8、合并铜皮

, @* }2 R3 u' ]9 i! j+ ^# @: g7 g
9、分割内电层
5 s# \3 p3 I+ c- {" i0 ]9 \. {  O
2.6设计完善
* C' c( Q. q. ~0 v* ^  i2 t
设计完善包括:

5 L* W. l  m5 a% x% c$ B9 y
1)添加测试点

( {0 y' W; J$ q' ^+ j6 U2 v) E# A
2)添加局部光学定位点
4 m! o5 z8 d4 z. ~
3)重新编号发标回原理图  
* l: f, m' n) {' R! l
4)设计规则检查(DRC和Unconneted pin检测等)

8 ?" r6 f( u. c$ q
5)丝印信息处理:1、调整元件丝印信息方向和大小  2、添加板子型号MD、编号SN、时间等 丝印信息
: ^) |1 W+ X( t; y1 u/ D1 I
2.7生成钻孔文件

. z. h8 H: i0 c9 C. {
2.7.1 设置钻孔参数
" o+ s7 I" x) u/ B
使用NC Parameters设置生成钻孔文件的坐标格式、单位、参数位置和名称参数等。具体设置如下图2.7.1:

) [* e; f2 S# G1 A% Z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18.jpg
图2.7.1 NC参数设置

! \3 z* q+ r0 c  e* s# l6 a0 ~0 u
2.7.2 生成钻孔文件
7 |! ^2 }8 d$ v* C. A1 _' Q
钻孔文件包括PCB板上通孔类引脚和过孔的坐标值,供数控机床使用。生成钻孔文件的操作步骤如下

  X, ~! n8 ~) {5 J0 o
1)选择Manufacture |NC | NC Drill命令,弹出NC Drill窗口
+ K% l: s! o% _
2)设置如下图2.7.2:

. Z; ~* c4 ]) S) l& g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21.jpg
图2.7.2 钻孔文件生成设置8 U* g) q, k2 I4 k

. G6 {5 Y: v2 T- w6 {# J
说明:

  g  ]3 e! n# G  Z+ ]
Root file name文本框:设置钻孔文件保存路径和名称,文件的后缀名".drl"。一般使用默认即可
2 y, E4 S' L3 S) m1 w" n
3)单击Drill按钮产生钻孔文件,内容如下图:

$ t. \$ c  g; d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24.jpg

2 J5 n2 x. r- Y: j. q" c
2.7.3 生成钻孔表和钻孔图
  s- v' A4 \- Z1 X
1)选择  Display|Color|Visibility命令,弹出 Color and Visibility窗口。
4 v( D( b8 F$ o9 f
2)在Global Visibility选择 off,清除所有的显示。在Board Geometry选项组中  选择 outline复选框,打开电路板边框。

1 K5 Z7 [* m) v
3)在Manufacturing选项组中 选择Nelegend-1-4复选框,并设置颜色。
$ M6 ]+ R- d& W9 m8 g% ]+ V3 }
4)选择Manufacture |NC | NC Legend命令,弹出Drill Legend窗口。只需要选择 Legends复选框中Layer pair按钮,其他保持默认。

6 D( S  [; q7 e$ P; S/ @
具体如下图2.7.3
1 m  [  e8 }& z7 q0 R0 p( e* c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27.jpg
图2.7.3. T6 C7 ?4 E: ?$ A, _6 i
$ T4 S. S; R4 q, U  j: {, l
5)单击ok按键,生成钻孔表并附在光标上。在电路板外框内  自动生成钻孔图,同时显示钻孔表。详见下图2.7.4。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30.jpg 4 m9 C$ w$ e4 g5 i% X) D
图2.7.4 生成钻孔图和钻孔表
5 L" t8 ]$ n( _- s1 l2 T( b4 h
9 ~/ c& q% ?6 r, `! E: q: b
2.8生成Atwork光绘文件
5 ~% I9 q) O- D. e9 ?
为什么使用Gerber文件?  

8 w  X$ H+ \  t, T& Q' [; }% B$ b
很多PCB厂家都没有装Allegro软件,所以你不能直接发.brd文件。(很多PCB小厂连ProtelDXP也没有,只支持Protel99)

2 m! l& z/ s3 ^) x" \6 x, C: y
什么是Gerber文件
, I( v. a; l5 L. D) C/ `9 c& l5 y4 u
Gerber文件是所有电路设计软件都可以产生的文件,在电子组装行业又称为模版文件(stencil data),在PCB制造业又称为光绘文件。可以说Gerber文件是电子组装业中最通用最广泛的文件格式。
; o3 ]7 V* |% _& l; _# k2 Q
Gerber文件是EIA的标准格式,分RS274-D和RS274-X两种,其中RS274-X是RS274-D的扩展文件。生产制造部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要求用户或设计部门提供RS274-X的Gerber文件,这样有利于各工序的生产准备。
1 n7 x$ C; ?! Y
生成的光绘文件应包括:所有电气层(TOP、BOTTOM、GND、POWER)、阻焊层(Soldmask )、加焊层(Pastemask)、丝印层(Silk)、钻表(Drill)和自己定义内容。下面以四层板为例说明:
; }+ O" x" G8 ?1 V: J/ Q) [) @5 J
电气层:

) h$ ?5 @2 O, n
Layer1-top

1 X/ u9 P* W( V" y4 I5 W
VIA CLASS/ TOP  (过孔类)

/ R: ~! `, Z. ~% f2 y
PIN/ TOP (引脚)  
# ^$ k- W3 t, m  f$ s! r# ~
ETCH/ TOP(电气层)

& I; i8 [0 O3 Y4 P. ~% y, F. P
Layer2-gnd

8 X% Q/ N# C% H( I
VIA CLASS/ GND
; V4 L6 _( p( f1 Z- ]: e9 f! v& Q
PIN/ GND
  s, `9 U5 h1 P7 ]: a- l6 J
ETCH/ GND
- L4 K( B( u% P1 B" z# k( \
Layer3-power
# I# I8 v2 j! O6 i9 T  \4 x& t
VIA CLASS/ POWER

/ `: j0 T- i  {( w& g
PIN/ POWER

5 g2 N5 p1 J  Q& u. D. ]9 m7 p5 @
ETCH/ POWER
* o: k0 Y- X9 J" e% q
Layer4-bottem

- j( u4 T% P( q0 q) {
VIA CLASS/ BOTTEM
, k8 d, ]- q; [
PIN/ BOTTEM
8 o% C5 r- H: Y. o
ETCH/ BOTTEM

( A: H; Q  S& O& \4 V
加焊层:

' J, Q0 a# O: h+ h1 i7 J$ m+ |8 F
Paste-bottom
VIA CLASS/ PASTEMASK_BOTTOM   (过孔类加焊层)
+ i( N( r! d" U) a+ D- d. X
PIN/ PASTEMASK_BOTTOM(引脚加焊层)
+ q, f$ C1 [% r- V- L
PACKAGE  GEOMETRY/ PASTEMASK_BOTTOM (封装)

' k' g3 O- [/ E7 H5 p
Paste-top

6 V: L$ K" d1 Z
VIA CLASS/ PASTEMASK_TOP

% p- K1 H9 S( h* U3 J# _
PIN/ PASTEMASK_TOP

: o% J$ O9 z; g# e
PACKAGE GEOMETRY/ PASTEMASK_TOP

- y! \) j* f+ C- {1 g/ D$ _
阻焊层:
5 s* k) [+ X7 G$ x
Solder-bottom
VIA CLASS / SOLDERMASK_BOTTOM( 过孔类阻焊层 )
4 x1 F% ~" h' _, c" d& a
PIN/ SOLDERMASK_BOTTOM( 引脚阻焊层)
. t! p! v) [/ [! Q# T5 h
PACKAGE GEOMETRY/ SOLDERMASK_BOTTOM (封装)
( {7 C- q( y+ v
BOARD GEOMETRY/ SOLDERMASK_BOTTOM (板子阻焊层)
; t0 O$ r  i4 W8 D5 J9 g* P
Solder-top

% c4 h3 {% N/ d2 _2 z$ ^$ ?
VIA CLASS / SOLDERMASK_TOP

) i" `4 `. j- `0 m  m- y
PIN/ SOLDERMASK_TOP

! H1 F/ w. c% ^" I
PACKAGE GEOMETRY/ SOLDERMASK_TOP
, p1 {5 Z' E; d% A8 `
BOARD GEOMETRY/ SOLDERMASK_TOP

: O" X. V* k' W6 \
丝印层:
. p$ n0 [/ s4 z' x! h
Silk-bottom
9 m- d9 Z% w9 Y, }( k, p& ]
REF DES/ SILKCREEN_BOTTOM ( 元件标号REF丝印)

1 r, T5 y& Z( ?) N
PACK GEOMETRY/ SILKCREEN_BOTTOM( 元件封装丝印)
0 r4 L3 ?/ B0 X. ~/ i
BOARD GEOMETRY/ SILKCREEN_BOTTOM(板子上丝印)
# Y) x" ^3 X" _( ?; v2 U. E9 x5 z
Silk-top
# v  I2 [7 Z0 G% n9 p* b% V( q6 y2 l+ k
REF DES/ SILKCREEN_TOP
4 ^$ N7 u$ _. Y8 |# o
PACK GEOMETRY/ SILKCREEN_TOP
' Y. C1 z3 Y5 b1 k& M  ]0 P
BOARD GEOMETRY/ SILKCREEN_TOP
2 U3 B* s; N/ |: J) a0 o
钻孔表和自己定义内容:
- h# v, @/ B. R: Z+ V
Drill_Drawing
, a4 R' X" `0 f8 f. z7 u8 R  N7 O! v# z
MANUFACTURING / NCLEGEND1-4 (钻孔表)

/ b, [% k6 q2 I5 s$ A1 u4 P
DRAWING FORMAT/  OUTLINE  (  绘制A3尺寸的外框)
  v. D: @+ c1 [# [+ \# h& u
DRAWING FORMAT/  TITLE_BLOCK (自己定义的表格外框   )

7 I; p  [0 y  J1 C$ m- f
DRAWING FORMAT/   TITLE_DATA(  自己定义的表格数据 )

% O/ j0 ]# Z: N# W( V6 R) t$ Q
DRAWING FORMAT/  FABRICAION (加工文件说明)

# A, M0 Y# O- N# F7 [
BOARD  GEOMETRY/  OUTLINE        ( PCB板子外框  )
% J. j$ C1 k3 ~, J$ }4 `5 }% y4 x
BOARD  GEOMETRY/   DIMENSION  ( 板子标注尺寸 )

7 q+ X) D+ D& A. O1 @) L
2.8.1设置输出

- Q7 N; Q" c* x2 X) r  u
设置输出方法:

) M0 F, o2 [" x; q
1)设置光绘文件输出路径方法:

& E/ T% X) p' P2 A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User Preferences”来指定生成Gerber数据文件的保存目录。
! E; L3 j0 K2 m4 T  e( ~3 z$ O( V
菜单栏“Setup”->”User Preferences…”->”File_management”->”Output_dir”,设定”ads_sdart”项的”Value”内容为指定目录名称,如“gerber”,则在生成gerber数据操作时,会自动在当前pcb文件目录下生成“gerber”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保存有所生成的全部gerber文件。  
* @. Q5 y; c. f- [/ }7 l! j
2)选择Manufacture | Artwork命令,弹出Artwork Control  Form窗口。
: g* M, {) V/ b* Q
3)设置底片内容方法:以加焊top层   Paste-top为例说明一下。
7 d- A! R2 r" O4 R& z
步骤1:打开Artwork Control窗口,在allegro中选择  Display|Color|Visibility命令,弹出 Color and Visibility窗口

5 Q' w2 }& ?$ O' C
步骤2:在Global Visibility选择 off,清除所有的显示。
" M8 ]& O  t: S& [; S
步骤3:在Stack-up选项中,选择Pin和Via对应的Pastemask_Top复选框;然后在Package Gemetry选项中,选择 Pastemask_Top复选框。详见下图
  B! @. O2 N: R: P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35.jpg

  }% u. ?! t2 {0 C
步骤4:单击Apply按钮,显示选择3个 Subclass
& k2 d  x+ Y( f" P0 f# k
步骤5:单击OK按钮,关闭 Color and Visibility窗口

2 k8 H2 v# v* r- r% |; y
步骤6:在Artwork Control  Form窗口,右击Available Films列表中TOP,选择快捷菜单的Add选项,弹出Allegro PCB Design GXL对话框。
/ w8 t: t) g" ?( b: x, K5 R& _5 _
步骤7:输入底片名称Paste-top,如下图
7 ]; g! k0 d6 U4 ?6 l! H3 O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38.jpg

6 p+ V; j) B# w; d! c
步骤7:单击OK按钮,添加底片Paste-top到Available Films列表中。通过点击+,查询Paste-top中内容。详见下图
3 W/ h' O* T, E0 W. ]; Z  o!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41.jpg

4 g* G7 x( ]: p: c* D* [# _
注:其他底片内容参考paste-top设置方法 设置,全部设置好了进入下一步。
$ |# G. k% L% {9 i+ D
4) 输出光绘文件前,先按照下图 9.1.1和图9.1.2设置参数。全部设置完,选择“  Creat Artwork”命令,生成光绘文件。
8 ~( i; Y2 Q9 `' l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44.jpg
图9.1.1  General  Parameters 通用参数设置
' b" h! n6 x% k- o

: P7 q0 {, \% h. i3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48.jpg
图9.1.2   Film  Control 底片设置
4 ~- ]' Q6 j# I! W( S
2.8.2 查看gerber是否正确

5 T0 b: {% G' P# m
使用CAM350软件查看  光绘gerber文件是否正确。具体操作如下:

3 k3 r0 R" v0 }1 G6 l8 D4 a* e. E# e) ?
第一步:导入需要查看的gerber文件,按照如下操作,选择gerber文件路劲,自动导入。

6 D1 q/ s; u/ q  D
注意:导入CAM350时单位需 生成gerber文件单位一致。例如:上面生成gerber的单位是公制,则导入CAM350也必须是公制,不然显示异常。
) N! Z1 ~2 b( ]: `3 @! A  T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51.jpg

8 u- w' F% w+ t7 m! H
第二步:设置各层颜色。一般只显示  top  bottom   GND  POWER     silk丝印层     ,其他根据需要显示。通过查看gerber输出文件是否和 按设计输出PCB文件。

% D/ {+ C* g+ T! w- F+ C" `
微信图片_20200424163154.jpg

- c6 B, c& K+ O+ q& N6 k
1 @6 g4 r- m. C  v: a7 h) C  p
收藏 1 评论0 发布时间:2020-4-24 16:46

举报

0个回答

所属标签

关于
我们是谁
投资者关系
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举措
创新与技术
意法半导体官网
联系我们
联系ST分支机构
寻找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
社区
媒体中心
活动与培训
隐私策略
隐私策略
Cookies管理
行使您的权利
官方最新发布
STM32N6 AI生态系统
STM32MCU,MPU高性能GUI
ST ACEPACK电源模块
意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STM32Cube扩展软件包
关注我们
st-img 微信公众号
st-img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