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单片机开发中,串口是最常用的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渠道,要使用串口,那必不可少的就是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就是单片机和外界通信的语言,要想正常和其他设备正常交流,首先语言必须相通。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时候单片机和外界其他设备协议不兼容,在使用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比如单片机要和两个设备通信,但是这两个设备的通信协议的不一样,在使用时单片机就必须使用两个串口分别和两个设备通信。如果这两个设备同时使用时还不感觉到资源浪费,如果每次只接一个设备,那么另一个串口也不能作为其他功能使用,还得留着备用。这样的话单片机的资源就被白白浪费掉了。于是想着能不能在一个串口上支持两个协议,让单片机自动去识别接收到的数据使用的是哪个协议。 一般使用通信协议接收数据时,都需要通过判断数据头和数据尾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数据,什么时候停止接收数据。但是如果要兼容多个协议的话,就不能使用这个方式去接收数据。必须先将一组数据接收完毕,然后根据数据的特点去分析数据使用的是哪个协议。 首先要实现的就是如何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接收完毕。 实现的大概思路就是,单片机使用中断去接收数据,同时记录接收到的数据长度,在主函数中循环的去读取串口接收到的字符长度,如果超过一定时间之后,串口中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就说明一组数据接收完毕了。 比如在主函数中读取到了当前串口数据长度不为0,说明此时串口正在接收数据,此时记录下当前串口数据长度,延时一段时间再去读取一次串口接收数据的长度,如果此时数据长度和上一次数据长度一样,说明串口接收数据结束了,就可以去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了,如果此时数据长度和上一次的数据长度不一样,说明串口正在接收数据,接收数据还未结束,不能去处理数据。 下面就通过一个工程案例来演示一个串口兼容两种协议的使用方法。 设备默认使用的是自定义协议,协议格式如下: [ 头1 ] (0xA5) [ 头2 ] (0x5A) [ 地址 ] [ 命令 ] [ 数据高位 ] [ 数据低位 ] [ 尾1 ] (0x55) [尾2] (0xAA) 后来设备需要和市场上其他的工业设备对接,而大多数工业设备使用的都是Modbus协议,如果直接将设备协议修改为Modbus协议的话,那么好多旧设备和新设备就会不兼容,为了兼容旧设备同时又要对接其他工业设备,那么设备要在自定义协议的基础上兼容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格式如下: [ 地址 ] [ 功能码 ] [ 起始地址高 ] [ 起始地址低] [ 总寄存器数高 ] [ 总寄存器数低 ] [ CRC低 ] [ CRC高 ] 下面分析这两种协议的特点。 首先看自定义协议,自定义协议的数据长度是固定的,同时数据的开始和结尾都是由两个字节标识。那么识别自定义协议就和容易了,直接判断数据头和数据为就行了。当串口接收一组数据结束后,判断接收到的数据 是不是以 0xA5和0X5A 开头,同时以 0x55 和0xAA结尾。如果是那么就使用自定义协议去解析数据。 接下来分析Modbus协议,由于设备都是单独使用的,不需要级联,所以设备的地址是固定的0x01,同时由于设备的功能比较简单,所以在使用Modubus协议的时候,只用到了读保持寄存器(0x03)和写保持寄存器(0x06)这两个功能,所以Modbus的数据开头只有两种情况 0x01 0x03 和 0x01 0x06,如果数据开头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就使用Modbus协议去解析数据。 通过对协议的分析,思路已经很清晰了,接下来使用代码来实现。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长度和数据,由于自定义协议和Modbus协议最长的数据只有8个字节,所以这里的数组长度设置10就可以了。下面初始化串口使用的IO口,设置数据位和波特率。最后在中断中接收数据并存储到数组中。 接下来在编写一个函数用来分析接收到的数据。
由于此设备中两种协议的数据长度都比较小,所以这里并没有分两次去判断数据长度,然后根据数据长度来判断数据接收是否完毕。只是延时10ms之后去判断数据长度,当接收的数据长度大于6时,说明数据基本已经接收完成了。由于数据的最大长度是8,所以接收的数据长度大于6时,基本数据已经接收完了,在中断中接收8个数据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如果数据量比较大,数据比较长时,最好还是通过数据长度去判断比较可靠。这里为了编写方便,就简单的时候延时去判断了。 当串口接收的数据长度大于6时,说明一组数据已经接收完毕了,此时需要将串口接收的数据拷贝一份出来在使用。那为什么要将数据拷贝出来,而不是直接使用串口接收缓存区的数据呢?这是为了防止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国,串口又接收到了新的数据,这样新数据就会将旧的数据覆盖掉,有可能导致数据异常。为了数据的安全性将数据拷贝一份使用,即使在处理数据过程中串口缓存区的数据发生了变化,也不会破坏掉上一次接收的数据。 数据拷贝结束后,就根据数据的特点来判断当前接收到的数据使用的是哪种协议。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前两个是 0xA5和0x5A那么就直接调用自定义协议处理函数,如果前面的数据是0x01和0x03或者是0x01和0x06那么就直接调用Modbus协议去处理函数。 接下来就可以单独编写两个函数分别处理这这种协议。
将数据协议识别出来之后,就可以按照通常处理协议的方式去处理数据了。最后在主函数中循环的调用数据查询函数,检查串口是否有接收到数据。
接下来分别用这两种协议测试代码。 ![]() 使用串口助手发送自定义协议时,代码就会调用自定义协议处理函数。 发送Modbus协议时,代码就会调用Modbus协议处理函数。 这样根据协议的特点可以通过代码自动去识别协议的类型,用一个串口就可以实现不同协议的解析。按照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解析更多的协议。当前在不同的协议使用的波特率要相同,否则波特率不同解析出来的数据就会出现错误,导致协议解析失败。 |
STM8自学笔记(推荐STM8很好的入门电子书)
基于STM8的DALI (数字可寻址调光协议)
分享STM8 风驰光盘的资料,是完整的(包括原理图+例程+PDF注释)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应用 基于STM8S系列单片机》
STM8S库函数中文参考 小软件
【资料分享】STM8L的智能手持血糖监测设备的源码
基于STM8S207工程模板
【培训资料】STM8系列PPT培训资料
STM8S 直流电机例程及相关资料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应用+基于STM8S系列单片机---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