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参考时钟( B9 Y4 m3 n# D" I) i2 L; v STM32F0系列MCU支持使用内部RC时钟源作为芯片参考时钟,或者通过OSC_IN/OUT、OSC32_IN/OUT的时钟信号作为参考时钟,具体使用哪一个看产品需求,比如只做一些简单的逻辑控制类的,可以直接使用内部RC时钟源。如果需要使用USB2.0或者串口这些通信接口,那还是用外部时钟要好些,RC震荡的时钟抖动容易受温度影响,外设使用通信接口通信时容易因为参考时钟的抖动过大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使用晶振作为参考时钟的典型电路如下图(图一)所示,所需的器件主要有晶振、2个负载电容、和一个REXT电阻。这个时钟参考电路看起来不复杂,但是如果深入的话涉及的内容略多,本公众号对此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详述,读者感兴趣的话可在公众号“ecircuitlab”搜索“无源晶振电路设计”阅读。 : P: k- L, | j7 X/ @; i0 g4 u% V) l* d# u P% l/ V. E5 z; F' b4 ?1 F ![]() 3 {: j" p7 u" M1 e( h- a (图一) " T$ A) N8 j; }5 O) s 二. 复位电路8 S( a8 @. Z% }2 A' l, M8 g 对于STM32F0的复位电路,在规格书第84页的Figure 25有推荐的设计电路,如下图(图二)所示。其实这个电路比较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到复位这个引脚内部是有一个上拉电阻的,在第84页的Table 56有描述这个电阻典型值为40kΩ,这个参考电路只需要在外部放置一个0.1μF的电容和一个并接到GND的按键就可以了。但我们看评估板原理图如下图(图三)所示,复位引脚外部还是加了个100kΩ的上拉电阻。到这可能有的读者会比较疑惑了,那到底要加还是不加呢,其实这里的话推荐加,因为加了后上拉阻值变小,上拉能力会相对较强,在一些高低温场合,复位信号的稳定性会更好些。 ![]() (图二)) E! G+ N" c6 z( X4 @ - W& M9 m+ l$ J+ ~! K7 m1 F![]() (图三) 三. 烧录调试电路STM32F0系列MUC主支持SWD、JTAG、串口等几种烧录方式,SWD为ST官方推荐方式,可以方便烧录代码和软件调试。使用SWD接口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信号线少,只需要2条信号线,分别是SWDIO(引脚PA13)和SWDCLK(PA14)。对于SWD接口,ST官方提供了对应工具ST-Link。电路设计时只需把PA13和PA14加电源VCC和GND通过排针预留出来,烧录或调试时把ST-Link的VCC、GND、SWDIO、SWCLK对应连到排针上即可,如下图(图四)所示。 * ?. d! o6 g' T: z1 G0 R% E' E2 s$ ]! F' J1 d$ H5 v ![]() (图四) $ F: @) p$ I4 D+ q . }! I _& N* w 转载自:ecircuitlab$ L! I6 M n# k0 L( ]- j' E / r: Q7 N+ [. c& A. g " ?+ b2 ?$ U3 _, {7 O e1 u#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