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基于 TCP/IP 协议栈而构建,而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协议是 TCP/IP。 MQTT 由 IBM在1999年发布,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 / 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在 2014 年末,它正式成为了一种 OASIS 开放标准,而且在一些流行的编程语言中受到支持(通过使用多种开源实现)。 01 MQTT特点 MQTT通信协议是物联网应用中使用最多的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
02 物联网为何首选MQTT?
![]() 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众多网络协议?大多数开发人员已经熟悉 HTTP Web 服务。那么为什么不让 IoT 设备连接到 Web 服务?设备可采用 HTTP 请求的形式发送其数据,并采用 HTTP 响应的形式从系统接收更新。这种请求和响应模式存在一些严重的局限性:A.HTTP 是一种同步协议。客户端需要等待服务器响应。Web 浏览器具有这样的要求,但它的代价是牺牲了可伸缩性。在 IoT 领域,大量设备以及很可能不可靠或高延迟的网络使得同步通信成为问题。异步消息协议更适合 IoT 应用程序。传感器发送读数,让网络确定将其传送到目标设备和服务的最佳路线和时间。B.HTTP 是单向的。客户端必须发起连接。在 IoT 应用程序中,设备或传感器通常是客户端,这意味着它们无法被动地接收来自网络的命令。HTTP 是一种一对一协议。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进行响应。将消息传送到网络上的所有设备上,不但很困难,而且成本很高,而这是 IoT 应用程序中的一种常见使用情况。C.HTTP 是一种有许多标头和规则的重量级协议。它不适合受限的网络。 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高性能、可扩展的系统都使用异步消息总线来进行内部数据交换,而不使用 Web 服务。事实上,企业中间件系统中使用的最流行的消息协议被称为 AMQP(高级消息排队协议)。但是,在高性能环境中,计算能力和网络延迟通常不是问题。AMQP 致力于在企业应用程序中实现可靠性和互操作性。它拥有庞大的特性集,但不适合资源受限的 IoT 应用程序。 除了 AMQP 之外,还有其他流行的消息协议。例如,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消息和状态协议)是一种对等即时消息 (IM) 协议。它高度依赖于支持 IM 用例的特性,比如存在状态和介质连接。与 MQTT 相比,它在设备和网络上需要的资源都要多得多。 那么,MQTT 为什么如此轻量且灵活?因为MQTT 协议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发布和订阅模型。与所有消息协议一样,它将数据的发布者与使用者分离。 03 MQTT的报文结构 一个MQTT的数据包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头、可变头和负载。 ![]() ① 固定头(Fixed Header):MQTT的数据包都包含有固定头,长度为两个字节。
![]() ② 可变头(Variable Header):不同类型的控制报文的Variable Header的内容不一样;部分控制报文包含2字节的Packet Identifier。 ![]() ③ 负载(Payload):不同类型的数据包,负载内容所带的含义不一样。 MQTT建立连接时,会用到CONNECT和COMMACK两个数据包,如下图。 ![]() |
【NUCLEO-WBA65RI评测】物联网 LED
【NUCLEO-WBA65RI评测】蓝牙体温计
【NUCLEO-WBA65RI评测】Home Assistant 物联网心率计
意法半导体与高通达成无线物联网战略合作
《RT-Thread设备驱动开发指南》书籍学习记录
[STM32WB55评测] 开箱
【我心中的STM32WBA52】
【我心中的STM32WBA52】
将STM 32 Lora DiscoveryKit连接到AWS物联网(三)
【STM32】STM32G030C8T6 开发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