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面的代码看的不是很明白,百为stm32开发板光盘\测试程序\CortexM3\Mode_Privilege\project,堆是程序员分配和使用的,栈是编译器指定的,存放函数参数,临时变量。
2. 暂时不明白这个程序什么用途,只是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拿出来研究一下。 Cortex-M3处理器支持两种处理器的操作模式,还支持两级特权操作。 两种操作模式分别为:处理者模式(handler mode)和线程模式(thread mode)。引入两个模式的本意,是用于区别普通应用程序的代码和异常服务例程的代码——包括中断服务例程的代码。Cortex-M3的另一个侧面则是特权的分级——特权级和用户级。这可以提供一种存储器访问的保护机制,使得普通的用户程序代码不能意外地,甚至是恶意地执行涉及到要害的操作。处理器支持两种特权级,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安全模型。 3. 在CM3运行主应用程序时(线程模式),既可以使用特权级,也可以使用用户级;但是异常服务例程必须在特权级下执行。复位后,处理器默认进入线程模式,特权极访问。在特权级下,程序可以访问所有范围的存储器(如果有MPU,还要在MPU规定的禁地之外),并且可以执行所有指令。 在特权级下的程序可以为所欲为,但也可能会把自己给玩进去——切换到用户级。一旦进入用户级,再想回来就得走“法律程序”了——用户级的程序不能简简单单地试图改写CONTROL寄存器就回到特权级,它必须先“申诉”:执行一条系统调用指令(SVC)。这会触发SVC异常,然后由异常服务例程(通常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接管,如果批准了进入,则异常服务例程修改CONTROL寄存器,才能在用户级的线程模式下重新进入特权级。事实上,从用户级到特权级的唯一途径就是异常:如果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触发了一个异常,处理器总是先切换入特权级,并且在异常服务例程执行完毕退出时 4.如果根据下表和上面解释重新看代码的话,应该很清楚了。 ![]() ![]() 5. 在看下CONTROL寄存器介绍 ![]() ![]() 6. 如此一来,基本搞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