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摸嵌入式的新手多半会撞见个绕不开的词是STM32。不管是逛论坛看“零基础入门攻略”,还是问行业里的老鸟“该从啥学起”,十有**会被安利先啃STM32。![]() 有人可能问,嵌入式芯片又不止它一个,51单片机简单好上手,Arduino玩起来也轻松,为啥偏偏要揪着STM32不放? 想搞懂STM32的必要性,先得看看那些“入门友好型”芯片的局限。 不少人入门先碰51单片机,因为它结构简单,寄存器少,写个流水灯、读个按键,几行代码就能搞定,对新手建立“硬件控制”的感觉很友好。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性能太“基础”了。 现在的嵌入式项目早不是“亮个灯”那么简单,随便搞个小玩意,可能都要连WiFi、跑个简单的传感器算法。51单片机的主频大多在12MHz左右,内存只有几百字节,别说跑复杂程序,连个像样的操作系统都装不下。 ![]() 再说说Arduino。这东西是“玩具级”入门神器,不用啃寄存器手册,拖拖代码块、调调库函数,就能让电机转、传感器工作,新手玩起来特有成就感。但它的短板藏在“简单”背后,太依赖“封装好的库”了。 用Arduino时,你可能根本不用知道“单片机怎么跟传感器通信”“定时器怎么配置”,库函数全帮你做好了。可真要往深了学,比如想自己写个驱动、调优程序性能,就会发现自己对硬件底层一无所知,相当于建房子只搭了个架子,没打地基。 ![]() 但是STM32是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单片机,比如最常用的STM32F103,主频能到72MHz,内存有几十KB,比51单片机强一大截,但又不像高端处理器那么复杂。这种性能特别适合新手,既能做51单片机搞不定的事(比如用OLED屏显示复杂数据、通过SPI接口连传感器采集数据,甚至跑个轻量级的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又不会因为性能太强、功能太多让新手懵圈,不用一上来就啃“内存管理”“中断嵌套”这些超复杂的概念,循序渐进地学就行。 用STM32做小项目:有做智能手环测心率的,有做环境监测站连温湿度传感器的,甚至有做小型机器人控制电机的。这些项目不像Arduino那样“只能跑现成库”,需要自己调寄存器、写驱动,正好能练手底层开发能力。 STM32在资料方面,不管是官方手册、中文教程,还是论坛帖子、B站视频,一搜一大把。每个寄存器的功能、每个外设的用法都写得明明白白。B站上随便搜“STM32入门”,能跳出几百个教程,从“点亮第一个LED”到“移植操作系统”,手把手教你做;就连你调试时遇到的小问题大概率都可以解决。 而且现在行业里STM32的应用特别广,智能家居的控制器、工业设备的传感器模块、汽车里的小控制单元,很多都用它。 |
学习STM32很简单?
STM32到底由什么组成?内核和外设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看这篇!
GD32和STM32的区别在哪里??
FreeRTOS在STM32F030上的移植
【STM32G071】3性能测试
STM32中断响应延迟优化:从NVIC配置到DMA加速的极致性能调优
经验分享 | STM32G0 单线串口通信帧错误问题解析
STM32F103之UART上位机通信
经验分享 | 基于STM32G4芯片不同程序区的跳转话题
经验分享 | STM32G474 勘误手册中 SRAM Write Error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