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收到F3套件,心情很激动,立马拿出来玩玩。; ~) Y* y1 ?9 `2 y 有时间就把使用的情况写出来。 上手试玩:0 X2 o- U) @/ V N 下面是ST公司最新推出的STM32F3-Discovery套件。/ o% A9 o$ v, F! i STM32F3-Discovery依然继承了前辈们的简约风格:整个套件包含了一块开发板和一张简易的用户手册。: Z$ D' V0 N) ?6 g) d 整个开发板的尺寸只有巴掌大小,非常便于携带。开发板上除了有常见的按键,LED灯外,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板子下方白色的圆盘及8个LED灯了。通过查阅ST公司网站的相关资料,我们得知这块开发板与以往的Discovery系列都有所不同,除了板载了一块基于CORTEX-M4内核的STM32F303VCT6主控制外,还包含了3轴数字输出陀螺仪L3GD20、三轴数字输出的加速传感器和磁传感器模块LSM303DLHC。并且所有IO口均通过2.54mm间距的排针引出,方便了开发人员前期评估芯片是否适合项目。和其它Discovery板卡一样,ST公司在该板卡上依然继承有ST-LINK,并把引脚全部引出,公司后续的开发中完全可以使用该ST-LINK,大大节约了购买仿真器的成本。& T' y. d4 b1 f* z4 p- J% D) E ' }: m) v5 a: `+ ^$ b/ d - b( y( F# ~5 B. Q, I6 U2 J 0 C% l, F8 ]( P7 X& P1 d2 [* O2 S按照开发套件附带的用户手册的要求,在使用套件的时候需要用户自备一根A口到MINI-B口的USB电缆,同时短接JP3和CN4跳线。开发板内部自带了一个DEMO例子,连接USB电缆后其自动运行。按下蓝色USER按键进入加速传感器程序,“上下左右”晃动板子,不同方向的LED被点亮;再次按下USER按键进入地磁传感器模式,此时被点亮的LED即为当前的正北方向。 既然这块开发板是STM32F3量身定做的,那我们就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F3系列MCU了。众所周知,在ST公司推出CORTEX-M3内核V1版本的F1系列MCU大获市场认同以后,陆续开发了基于CORTEX-M0内核的F0系列,CORTEX-M3内核V2版本的F2系列,基于CORTEX-M4内核的F4系列以及针对无线领域开发的W系列和针对低功耗领域开发的L1系列,2012年7月,ST公司再次推出了基于CORTEX-M4内核的F3系列MCU。 1 J4 p# h. C/ f! s e( _5 [: Y4 b% q 相对于优秀的M3内核,ARM公司推出的M4更是锦上添花。在主频,功耗,运算速度方面,M4更是有完美的表现,特别是M4内部集成FPU,使系统在运行诸如:FFT,滤波等运算时的时间大大缩短,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 F* y) F# K+ G ; z9 Y2 r; ~- F- u' y3 j: G$ X6 s; h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F3系列和F4系列似乎重复了。其实不然,从ST公司整个产品线中可以清晰的看到,F3系列MCU的定位在于F4和F2之间,并且对于F3系列ST公司称之为“混合信号MCU”,即F3系列集数字和模拟为一身,其不但拥有通常处理器所包含的SPI,UART,IIC,TIMER等模块,还包含了多个12位的ADC、ΣΔ-ADC以及比较器、放大器等模拟模块。通过模拟与数字模块的完美集成,大大精简了用户的电路设计,使用了更少的外部组件,使得项目成本可以降至原来的1/3甚至更低。对于STM32F3系列,ST公司又细分为STM32F30x系列以及STM32F37x系列两大类,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16位高精度ΔΣ ADC、专为电机控制开发的定时器以及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 i1 c4 \- _0 e( c) V' J Y. J - C7 B% i4 P0 r- i % a& J/ b; g' W' T5 ~在我们的STM32F3-Discovery开发板上,搭载的是一颗STM32F303VCT6芯片。 ![]() . l1 C" k* V& X1 x7 N1 W6 w 虽然很不幸它没有集成高精度的16位的ΣΔ-ADC,但其内部所带的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有:1 L4 X1 J/ O: P3 E6 O
; W( Z3 }5 z ^7 D/ k 如果电脑以前没有安装过STLINK驱动的话,系统将会自动弹出窗口要求用户安装STLINK驱动。用户可以选择安装stm32_st-link_utility软件,安装好后,系统中将会出现ST-LINK仿真器。6 {5 K4 b! R+ z8 y $ t1 d* Y+ g3 i" J9 m 除了仿真器外,开发工具也是非常关键的。ST的官方网站推荐用户使用TASKING VX-Toolset、TrueStudio、IAR以及MDK-ARM等工具。IAR和MDK大家已经很熟悉,这里就不在介绍了。TASKING VX-Toolset和TrueStudio都是基于ECLIPSE开发的,所以对于习惯了使用ECLIPSE的同学来说相信能够很快上手。具体大家可以通过上面的链接到它们的官方网站具体查看。在这里我们还是使用MDK来对该板卡进行开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TM32F3系列MCU太新了,只有4.6以上版本的MDK才支持。下图来至于ARM公司的网站,可以看到在该版本中添加了对STM32F3全系列芯片的支持。) w7 R/ L# `9 e1 b" S! E( v* F+ u 除了简单易用的工具外,ST公司还为这块开发板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由于开发板没有附带光盘,所以这些资料都是在线提供的,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应该不是问题。最权威的网站当然要数ST公司为该块开发板所建立的官方页面了:www.st.com/stm32f3discovery整个页面非常的简洁,上方4个TAB栏把资料分成了4大块,对于用户来说当然是“设计支持 ”最重要了,在里面包含了开发过程中会用到的很多资料。 $ y2 E' X: J: e! H k8 \ ST社区也提供了不少资源。特别是其中的社区,每天不少高手在其中讨论。最后我们来看看开发板的价格,在淘宝上STM32F3-Discovery只需要100元人民币,而在MOUSER上也仅需要114元人民币。好用又便宜,估计是对STM32F3-Discovery最好的描述了。 4 e; y- v4 V; X1 L) X# M. l # i v" u' z: j+ q0 R0 ^$ \& y: | 总结:6 b1 v. B4 `- |$ e STM32F3系列MCU给广大工程师带来了新的选择,它内部所包含的浮点单元,DSP指令集降低了复杂运算所耗费的时间;先进的模拟外设使得用户所需的外围器件达到了最少,随之而来的是PCB尺寸的缩小和成本的下降。我们有理由相信STM32F3系列MCU将在工业控制,医疗器件,生物传感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 |
回复: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回复: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感谢分享淘宝购买方式,先顶起为童鞋们做下参考!
RE: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回复:【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回复:【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我也拿到了,请问一下这是啥情况? ( `: n" C6 L2 w, P. @5 s' g# [. Y
* k$ ]" N. w1 i
' Z, ~; r. Z( ]( W8 k' M- [+ q
ST-LINK支持JTAG和SW,在配置中必须选择SW才能找到芯片,选择JTAG模式就会出现你所说的错误。
回复:【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RE:【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回复:【新鲜分享】STM32F3-Discovery学习日志1
楼主,能否告知IAR的哪个版本支持F3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