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STM32G474 双BANK的测试问题
STM32G473 flash擦除时程序卡死
STSPIN32G4内部驱动电压输出问题
comp输出用于tim1刹车,消隐源和pwm输出是不是得是同一个TIM?
STM32G431内部运放1和2输出连接的ADC为什么不是OPAMP?
workbench6.3.2生成的代码,无法用pilot电机参数识别,无法通讯
stm32G474的flash模式如何判定?single bank 和dual bank
STM32G474高精度定时器HRTIM配置死区互补PWM极端输出问题
hrtim里update reset和reset update同时打开不会互相激励吗,另外为什么现在定时器周期值不用-1了
STM32G473 解除写保护失败
[md]这个参数表指的是初始精度偏差,由于器件生产中的离散性,每个电压基准在生产出来之后,都不可能正好是预想值,而是在预想值附近一定范围内, 所有厂家电压基准都是这样,好而贵的电压基准批量初始偏差小,温漂小,但楼主所说的不是指初始偏差而是跳动,因为一个器件被生产出来之后,他的初始偏差就基本是个定值,而且是个稳定值,即稳定的偏大或者偏小,这个是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最终的出厂校准校正过来的,但是跳动不应该是电压基准所应有的。因为无规律的跳动无法通过校正或其它方法解决。
我手上的开发板测试情况和楼主是一样的,开发板上LDO和TL431这两路电压非常稳定,只有几十uV的波动,而内部电压基准不论选择2.9V还是2.5V,均在稳定几秒到几十秒后就像人抽筋一样,向上或向下跳变零点几到几mV,然后又慢慢恢复,毫无规律,已排除电源干扰、测量误差等,因为同样的设备方法测量另两路就非常稳定,纹丝不动,只是在用风枪加热时温漂大一些;更换各种类型和容量的基准外接电容也没用。
另外内部电压基准在参数上完全比TL431好,为什么还要外置431的基准电路呢,那不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吗,还有之前版本数据手册上电压基准是2.95V,新版手册上标的是2.9V,难到这里有厂家没有解决的BUG吗,求官方解答。也请其它各种大佬也仔细测量一下看。
[md]这个参数表指的是初始精度偏差,由于器件生产中的离散性,每个电压基准在生产出来之后,都不可能正好是预想值,而是在预想值附近一定范围内, 所有厂家电压基准都是这样,好而贵的电压基准批量初始偏差小,温漂小,但楼主所说的不是指初始偏差而是跳动,因为一个器件被生产出来之后,他的初始偏差就基本是个定值,而且是个稳定值,即稳定的偏大或者偏小,这个是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最终的出厂校准校正过来的,但是跳动不应该是电压基准所应有的。因为无规律的跳动无法通过校正或其它方法解决。
我手上的开发板测试情况和楼主是一样的,开发板上LDO和TL431这两路电压非常稳定,只有几十uV的波动,而内部电压基准不论选择2.9V还是2.5V,均在稳定几秒到几十秒后就像人抽筋一样,向上或向下跳变零点几到几mV,然后又慢慢恢复,毫无规律,已排除电源干扰、测量误差等,因为同样的设备方法测量另两路就非常稳定,纹丝不动,只是在用风枪加热时温漂大一些;更换各种类型和容量的基准外接电容也没用。
另外内部电压基准在参数上完全比TL431好,为什么还要外置431的基准电路呢,那不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吗,还有之前版本数据手册上电压基准是2.95V,新版手册上标的是2.9V,难到这里有厂家没有解决的BUG吗,求官方解答。也请其它各种大佬也仔细测量一下看。
[md]这个参数表指的是初始精度偏差,由于器件生产中的离散性,每个电压基准在生产出来之后,都不可能正好是预想值,而是在预想值附近一定范围内, 所有厂家电压基准都是这样,好而贵的电压基准批量初始偏差小,温漂小,但楼主所说的不是指初始偏差而是跳动,因为一个器件被生产出来之后,他的初始偏差就基本是个定值,而且是个稳定值,即稳定的偏大或者偏小,这个是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最终的出厂校准校正过来的,但是跳动不应该是电压基准所应有的。因为无规律的跳动无法通过校正或其它方法解决。
我手上的开发板测试情况和楼主是一样的,开发板上LDO和TL431这两路电压非常稳定,只有几十uV的波动,而内部电压基准不论选择2.9V还是2.5V,均在稳定几秒到几十秒后就像人抽筋一样,向上或向下跳变零点几到几mV,然后又慢慢恢复,毫无规律,已排除电源干扰、测量误差等,因为同样的设备方法测量另两路就非常稳定,纹丝不动,只是在用风枪加热时温漂大一些;更换各种类型和容量的基准外接电容也没用。
另外内部电压基准在参数上完全比TL431好,为什么还要外置431的基准电路呢,那不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吗,还有之前版本数据手册上电压基准是2.95V,新版手册上标的是2.9V,难到这里有厂家没有解决的BUG吗,求官方解答。也请其它各种大佬也仔细测量一下看。
你用电池供电看一下是否有改善,有可能是电源纹波大
使用过电池测试过还是有这种现象,电压基准还是会在稳定一段时间后无规律抖动,还是内部电源基准的稳定度不够只能用外部电压基准吗?
它的确也有2.95v那一档。我拿片内的两个内部待测信号
进行ADC测量,经过大半天的长时间测试观察,数据很稳定,波动也就2个单位上下。
说明基准是非常稳定的,完全没有发现无规律跳动。
顺便提醒下:
1、不是所有封装都支持VrefBUF的输出做为模拟参考电压;
2、使用Nucleo板的话,使用内部Vrefbuf做基准的话,把JP8跳线断开,平常是默认外接Vref的。
G431新版手册上不是2.90v的电压基准吗?你是用台表测量的吗?在只开启debug和外部晶振,我在用台表分别测量开发板上的几个电压基准TL431和3.3vldo输出的电压都是稳定的,是0.0几mv的抖动,非常稳定,测量内部电压基准电压不稳定,无规律跳动,如电压会从2.8931v,突然跳变到2.8955v,有时又会跳变到2.8913v,时间间隔大约10几秒到几秒的时间,电压基准就会抖动一下,排除供电和外设的影响后,测量内部电压基准仍有上述情况。
测量手上G071的官方NUCLEO-64开发板,电压基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电压基准2.5v,初始精度还是比较高,温漂也比较稳定,就是会无规律电压基准突然有几个mv的抖动
我是根据adc结果来验证基准稳定性的,没有直接去量它。
关于Vrefbuf的输出范围,在数据手册的VREFBUF characteristics有介绍。
正常模式下,波动范围很小的,正负4个mv。 在这个范围的抖动属于正常。
如果应用不接受这个抖动,就不要选它做模拟外设的基准参考。
还要提醒的是,若你希望要稳定的2.9v输出,注意VDDA不得低于3.135,。否则,
2.9v时Vrefbuf输出精度不保证。即对于不同Vrefbuf输出,对VDDA也是有要求的。
[md]如果测量没问题的话,抖动在4mv以内属于正常。
数据手册也有描述的。
[md]请问具体在手册哪里呢,如果初始电压偏差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在使用中的4MV的突然电压跳动那没法用了,会导致ADC采集一直在波动,那这说明电压基准有问题啊,看手册上初始电压精度和温漂指标都不错,到头来还不如431稳定,那么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另外官方的开发板上为什么还加了一路431的电压基准,手册上内部电压基准在参数上都比431高,那就没有431存在的必要啊,难到这是厂家没有解决的BUG,还有最初版手册上标的电压基准是2.95V,新版是2.90V。求官方的解释啊!
我测试也同楼主一样,已排除测量而导入干扰,因为同样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在测量LDO和TL431这两路电压基准的时候非常稳定,多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无规律的跳动,几十uV的波动,只不过在用风枪加热时,温漂比较大,而在测内部电压基准时,初始精度很高,但就是像抽风似的,几秒到几十秒钟来个抽动一下,然后又慢慢恢复,就像人抽筋。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