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下面这两篇文章: ST发布M0和M4双核芯片STM32WB,批量价格不到10块钱 意法半导体高性能多协议Bluetooth和802.15.4系统芯片助力下一代物联网设备开发 ![]() 大家认为最新的STM32WB系列,和STM32L4、STM32L4+相比有何优劣势呢,意法半导体意欲何为? 欢迎参与讨论~~ 我们将从回帖中选出5位优秀的回复给予奖励,奖品为飞利浦排插一个(截止时间:3月30日 15:00) 禁止抄袭,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
STM32L433VCT6 LCD复用引脚如何分配?(同一个引脚同一个复用功能里还有三类引脚)
STM32驱动段码屏,有一个14段数字,有4个段位没有显示
STM32L431偶发串口乱码问题。
ADC差分采样
请问大佬们,L433进入stop2模式还有874uA的电流,有什么排查的办法吗?
CubeMX配置STM32WBA55在utilities里选项ADV_trace具体功能体现在哪里?
使用CubeMX配置STM32WBA55CG为什么中间件freertos被替换为了 Xcube freertos 它与非无线系列MCU的freertos有什么区别?
ST25R3916有快速读取吗?
STM32L476 Flash擦除失败问题
STM32L562-DK板中居然有个电流测量模块
1.现在双核是一种趋势而且价格便宜
2.从封装看,小型化IC,适用于批量大,要求空间小的产品。对于一些小公司小批量的工业产品,QFN和WLCSP
封装焊接还是应用的少。
3.如果低功耗能和L系列一样甚至更好,再加上支持BLE等无线功能,明显ST要占领物联网的蛋糕。
4.有开发板做实验,才能使芯片有所推广5.看框图,没有CAN这样的总线,说明ST的主要目标还缺少工业产品的推广。
而STM32WB是双核结构,有一个M0核专门处理蓝牙协议栈,另一个M4核处理应用程序。在此之前,一般产品上如果需要用到蓝牙通信,通常是一个单片机加挂一个蓝牙模块,而现在把两者整合到一起,明显成本上大大降低了,集成度高,PCB布板也方便。
STM32L4+产品定位就是低功耗高性能的通用单片机;而STM32WB则可以认为是专为带蓝牙应用的单片机。定位不一样。
然而STM32L4、STM32L4+仅仅是MCU,底层协议栈及应用更加灵活。
这两者能不同的覆盖领域和解决,如果需要小封装、快速原形化可选择 STM32WB ;
STM32L4、STM32L4+ 是高性能、低功耗的通用型MCU,可针对 WB封装以外的协议栈自由组合
STM32WB其实更针对多应用场合,因为又要跑协议栈又要跑应用,单核MCU主频就需要比较高速,写的程序也比较复杂了,但是如果能用双核,这样性能就更强,内部分工更加明确,设计MCU就更加简单(因为对单核的高性能和低功耗要求降低了),只需要“胶水技术”好就行。但是这样缺点就是造价比较贵,而且双核程序调试起来也不方便。
而L4和L4+更是针对低功耗和偶尔高性能应用,成本可以做得比较低一点,针对一些对体积有需求的应用。但是缺点就是需要多应用不停切换,有事更需要用高速高功耗状态跑一些低端应用,针对这些应用耗电可能会高一点
包括蓝牙5和802.15.4 openthread的多协议支持
和STM32L4、STM32L4+相比
不太一样啊,前者是专用无线芯片,后者是通用低功耗芯片,后者不带无线通讯的。
所以单芯片无线解决方案选前者,通用低功耗方案选后者。
当然单芯片无线方案功耗估计也能做到很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几款芯片都是低功耗系列。相对比STM32L4、STM32L4+系列,STM32WB系列的主频较低,只有64MHZ,SDRAM也较小只有256KB.但双内核和片上无线通信功能是STM32WB的亮点。
STM32L4+的片上大容量存储器包括640KB的SRAM,可以辅助高速运算性能,最大限度提升图形处理性能。Chrom-GRC 图形控制器可以像处理方形显示器(TFT-LCD)一样高效地处理圆形显示器,该系列非常适合用作健康手环、智能手表、小型医疗设备、智能表计、智能工业传感器等各种产品的中央控制器,
F4L+系列主攻方向是可穿戴设备。
STM32WB双内核系列首次引进片上无线通信功能。其M0内核可以跑ST自己的OpenThread协议栈,蓝牙组网Mesh 1.0以及基于IEEE 802.15.4的其它协议栈。M4内核可以专门用于跑用户程序。支持BLE5.0 ,支持IEEE 802.15.4协议。
STM32WB系列主攻方向是物联网。
从资源来看,STM32WB相比STM32L4 / L4+要少很多。
联网方面:STM32WB集成了BLE 5.0和IEEE 802.15.4,蓝牙,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为设备联入物联网(IoT)提供更多连接选择。
性能方面:集成了M0和M4内核,高速处理用M4,低速通信和控制用M0,分工互补。
外设方面:大多数传感器的接口基本都是I2C、SPI、UART,STM32WB保留这两种接口分别各两个,就能与其它外围传感器连接,也就是必要的扩展能力是有了。保留了一路SAI,对音频处理方面有了预留,为处理音频留了一手。ADC和COMP作为处理简单的电压检测或电量监控等。RTC作为低功耗必备也作了预留。最后一路USB OTG,用于与外界通过USB口传输数据。整体来说,STM32WB的外设资源类型和数量比较紧凑,而又不失扩展性,该有的都有了。
低功耗方面:STM32WB比STM32L4 / L4+要低,毕竟STM32WB主频降较低,而且外设少,双核配合应该在功耗和性能平衡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
之前学习过ST的 BlueNRG-1产品,STM32WB一出,BlueNRG-1、BlueNRG-2产品是否会比较尴尬?
数据安全方面:STM32WB比STM32L4 / L4+毫不逊色,该有的都有。
如果非要在STM32WB 与 STM32L4 / L4+做比较的话。
那么STM32WB比STM32L4 / L4+少一个联网件,这样在成本方面、PCB布板面积方面比较有优势。如果真是STM32WB能在10块钱以内的话,价格相比STM32L4 / L4+有很大的优势。(从选型手册上来看,STM32L4价格在10K时最便宜的型号为1.95美元,而STM32L4最低在6.526美元,STM32WB还查不到价格)
在做物联网设备整体功耗方面用STM32WB容易控制到更小。STM32L4 / L4+主打的就是低功耗高性能,以及数据安全。
下图中数据有主,STM32WB是有AES-256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