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网友好,我手上有3块完全一模一样的STM32F407开发板,唯一的区别是其中一块开发板的主控芯片是16年产的STM32F407ZGT6,另外两块是21年产的同型号芯片; 我使用基于V1.4版本固件库的工程模版文件编写了一个带操作界面程序,界面程序是使用STemwin,版本为5.26; 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16年产407芯片的开发板上,程序正常运行,屏幕显示和操作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将程序下载到另外2块21年产407芯片的开发板上,程序运行不正常。有时一开机直接就进入硬件故障中断、有时会运行几秒钟,但画面显示不正常,然后就进入硬件故障中断、有时开机后画面显示正常,也能操作,但过了十几二十秒之后,还是进入硬件故障中断; 手上这3块板子和屏幕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除了主控芯片的生产日期不一样,同时也测量过这3块开发板没有硬件上的问题,或者焊接问题等。 出现上述的故障表现,是否真的和芯片的生产日期不同有关吗?还是说有其他原因导致的?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上述的故障问题?如果有朋友能够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
stm32f407无法配置定时器2为全部dma
FreeRTOS问题求解
使用stm32F407连接PHY芯片进行以太网通讯,一插网线就会进入错误中断。
ST的IMU和地磁计用motionfx库融合后航向角异常的问题
CUEBIDE生成的APP程序,在写入FLASH之后无法正常跳转。
有关Cubeide IAP 问题
stm32驱动st7735屏幕区分地图上的障碍物.
stm32cubumx使用1.28.0固件包无法初始化fsmc
STM32 touch 4.24.2 生成代码,但是keil编译不通过问题 求助
stm32cubeIDE使用malloc失败
例如:普通精度的内部 LSI 厂家标准精度在17~47khz。某一批次精度在35K以内,某一批次在42K以内,
都是合格产品。
但是用户设计IWDG按照32K精度设计,第一批次不会有问题,但第二批次就可能发生提前复位问题。
设计如果按照48K标准计算,那么两个批次就都不会有问题发生。
目前还无法判断楼主的问题在哪里,但是可以尝试分段运行软件,看看哪一段会导致异常,从而定位问题点。
若都是ST正品,按理07年21年不会有品质上的差异。
如果你确认应用硬件上没差异,包括焊接这些外,你或许可以考虑找供应商确认下你提到的21年芯片的真伪,或者其来路。
重点确认是否为原装正品。
谢谢你的回复和解答;
我还有个疑问,不同年份的STM32F407ZGT6的芯片,是否需要对应不同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比如上面提到的16年产的这个芯片可以使用1.4版本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程序运行起来也没有问题;但21年产的同型号芯片是否需要更新的版本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按照上面的情况,使用1.4版本的固件库进行开发,是否21年产的芯片会出现某些运行问题?从而需要使用更新的固件库版本来进行开发呢?
谢谢你的回复和解答;
我还有个疑问,不同年份的STM32F407ZGT6的芯片,是否需要对应不同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比如上面提到的16年产的这个芯片可以使用1.4版本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程序运行起来也没有问题;但21年产的同型号芯片是否需要更新的版本的固件库来进行开发?按照上面的情况,使用1.4版本的固件库进行开发,是否21年产的芯片会出现某些运行问题?从而需要使用更新的固件库版本来进行开发呢?
把芯片对换,故障会不会跟着改变?
这个没有对换过,对换意义应该不大,其他的元器件都是一样的,包括屏幕也都一样的,测试中,将屏幕对换了,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目前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感觉摸不着头脑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固件库的版本和不同生产批次芯片匹配的差异导致的,使用1.4版本固件库和使用更高版本的固件库应该不会导致我之前描述的这种情况对吗?目前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芯片生产批次的性能差异化导致是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用使用更新版本的固件库来测试了,应该是找其他生产批次的芯片再进行测试,目前看下来应该是这个思路来解决上面描述的故障问题了
我的意思是说,应用要考虑覆盖所有数据手册上的参数范围,否则有很大可能出现类似这样部分不匹配的现象。
至于硬件问题,需要更多测试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