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noEdgeAI Studio在keil5上出现的问题
nanoEdgeAI部署在keil5出现的问题
NanoEdge AI Studio是否支持stm32F205芯片
关于NanoEdge AI用于n-Class,在开发板上运行,输出结果永远是第一分类(非unknown)的问题
NanoEdge AI Studio生成的库交叉编译器版本疑问
STM32_ImageProcessing_Library 如何实现 图片 去掉 背景?
This example describes how to configure the FMC controller to access the SDRAM memory in low power mode
在STM32N6570-DK上部署图像分类模型卡住了,求助。
用NanoEdge Ai训练多分类后输出概率一直为一样的值,传不同数据永远都是一样的概率
STM32L433VCT6 进入STOP模式2之后,功耗依然和正常运行模式没有差别,请教大神
关于Nano EdgeAI Studio传感器数据收集格式的问题
上述两类的Time Series和Cross sectional应该如何做选择?
使用场景
基于regression类型做气体流量推理,即根据管道的温度压力等多路传感器参数推理出当前的流量,由于气体的流量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温度是个缓慢变化因素,整理了下述两种数据格式:
格式一为Time series
如下,包含x列,y行,相对数据量会少一些:
Qc1, Tn1, Qn1, Pn1, P1_1, P2_1, △Pm1,Tn2, Qn2, Pn2, P1_2, P2_2, △Pm2........Tnx, Qnx, Pnx, P1_x, P2_x, △Pmx
Qc2, Tn1 Qn1, Pn1, P1_1, P2_1, △Pm1,Tn2, Qn2, Pn2, P1_2, P2_2, △Pm2........Tnx, Qnx, Pnx, P1_x, P2_x, △Pmx
上述的csv数据格式中,Qc1、Qc2、Qcy对应主路管道不同流量段的多个流量标定点,如10m³/h、100m³/h ...... 500m³/h。由于温度Tn为一个缓慢变化量,预想的采集频率为1次/min,采集周期为一天则对应的列x = 1 60 24 = 1440,但会存在Qc在采集过程中也会有波动,对精度产生影响。
格式二采用Cross sectional
每次只标定一条数据包含8列,增加utc时间项,同时提高采集频率,如次/5s,如下所示:
Qc1, yy-mm-dd hh:mm:ss、Tn1, Qn1, Pn1, P1_1, P2_1, △Pm1
Qc2, yy-mm-dd hh:mm:ss、Tn2, Qn2, Pn2, P1_2, P2_2, △Pm2
.......
......
Qcy, yy-mm-dd hh:mm:ss、Tny, Qny, Pny, P1_y, P2_y, △Pmy
上述的csv格式由于采集频率的提高,Qc的标定流量会比较准确,但同时需要考虑Tn的温度因素,采集周期为一天对应的数据行数为:y = 12 60 24 = 17280。这是其中一个标定点,可能还会涉及到更多其他的点标定。数据量会大很多。
上述是我对数据集采集格式的一些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有没有老师可以指导一下。
详见下面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