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于2025年11月正式推出STM32CubeIDE 2.0.0版本,将仅以独立版本的形式提供STM32CubeIDE和STM32CubeMX,这两款工具实现互操作的方式将与IAR EWARM、Keil MDK-ARM和STM32CubeIDE for VS Code相同。
不再集成到STM32CubeIDE中 STM32CubeIDE自2019年推出以来,旨在通过单一工具统一STM32开发,将芯片配置和代码生成工具STM32CubeMX集成其中。这种集成架构对于较简单的产品线效果良好,为STM32的早期开发者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随着STM32产品矩阵扩展至4000余款器件,涵盖基础MCU到复杂多核MPU,这种集成模式逐渐暴露出性能瓶颈:
为解决上述痛点,STM32CubeIDE 2.0.0新版本以互操作机制取代集成架构,STM32CubeMX和STM32CubeIDE 2.x均调整为独立工具,需单独下载和安装,不再将STM32CubeMX集成到STM32CubeIDE 2.x中。开发者通过STM32CubeMX对STM32芯片进行配置和初始化代码生成;STM32CubeIDE则回归本源,专注于代码编辑、编译、调试功能。两者通过"项目导入 - 文件同步"机制实现互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STM32CubeMX与STM32CubeIDE 2.x版本的协作模式,与IAR EWARM、Keil MDK-ARM和STM32CubeIDE for VS Code(3.x版本)相同,开发者的工具选用更为灵活。 这一变化将为开发者带来什么好处? 工具管理更灵活 开发者可独立下载、安装和更新STM32CubeMX及STM32CubeIDE,支持多版本并行部署。例如,可保留稳定版STM32CubeMX用于量产项目,同时试用新版本进行技术预研,无需担心版本冲突。 性能与资源占用优化显著 STM32CubeMX与STM32CubeIDE解耦成为独立版本后,STM32CubeIDE 2.x安装体积缩减至2.9GB,CPU与内存占用大幅降低,工具启动速度明显提升。尤其在Linux和macOS系统上,稳定性改善效果尤为突出。 项目类型更多元 STM32CubeIDE用户还可利用STM32CubeMX生成的Makefile项目和CMake项目,从而获得额外的项目灵活性。 开发操作更简洁 STM32CubeIDE 2.x版本内部无需执行登录;并配备统一的CubeIDE项目向导,整合了所有支持的项目类型,简化项目创建过程。 相关功能更新升级 除STM32CubeIDE 2.x版本架构更新,与STM32CubeMX解耦外,还有以下功能更新升级: 支持更多STM32新品:与STM32CubeMX v6.16.0版本一致,STM32CubeIDE 2.0.0新增STM32N6、STM32H5、STM32WBA、STM32WL3x系列MCU的支持,并适配NUCLEO-WL3RKB1和NUCLEO-WL3RKB2两款开发板。 工具链升级:工具链管理器更新站点新增GCC-14(STM32 GNU工具)支持,可直接获取;同时支持直接访问ST Arm Clang(ST基于LLVM的Arm工具链),无需单独安装STM32CubeCLT工具。 调试功能增强:ST-LINK GDB服务器新增半主机(Semihosting)功能支持,调试配置界面更直观; 开发环境优化:支持捆绑的CMake/Ninja二进制文件;移除ST-MCU-FINDER-PC组件。 安装及更新注意事项 全新安装:需分别从ST官网下载STM32CubeIDE 2.0.0与STM32CubeMX(建议搭配v6.16.0及以上版本以获得完整兼容性); 版本更新:通过现有IDE的"Help > Check for updates" 可实现升级,但驱动与 STLINK 服务器工具需通过完整安装包更新;用户在更新现有安装版本时必须添加一个新的Eclipse P2更新站点,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意外更新。 IOC文件关联:需在操作系统中设置STM32CubeMX为ioc文件默认打开程序,避免与旧版CubeIDE发生冲突。 项目同步:在STM32CubeMX中重新生成代码后,需在STM32CubeIDE 2.x中刷新项目(F5键刷新)以同步文件树;未来版本计划实现代码自动化更新; 多版本共存:可通过修改安装路径实现多个版本的STM32CubeIDE与STM32CubeMX的多版本并行运行。 总结 STM32CubeIDE 2.0.0的发布是ST对STM32软件开发工具链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将STM32CubeMX与STM32CubeIDE 2.x解耦,成为独立工具,前者专注芯片配置及初始代码生成,后者聚焦代码编辑、编译与调试核心功能,为开发者带来更灵活的工具组合、更高效的开发流程与更稳定的运行体验。从长期来看,这一协作模式将显著降低开发复杂度与维护成本,尤其适配复杂多核项目与跨平台开发场景。 针对开发者的潜在需求,ST后续将重点推进两大方向:优化STM32CubeIDE与VS Code的协作体验,以满足AI辅助编程、插件生态需求;同时完善工具链兼容性与自动化功能,包括实现代码生成后的项目自动刷新、增强多核调试能力等。
活动规则: 评论区留言 聊一聊你对STM32CubeIDE 2.0.0的看法,你在使用上的经验分享,或者优化建议。抽3位送STM32开发板! |
经验分享 | 基于STM32CubeIDE的指定存储话题
实战经验 | 使用STM32CubeIDE开发上位机工具
【教程】STM32CubeIDE for Visual Studio Code 安装
解锁STM32开发新体验,STM32CubeIDE for VS Code全解析(附实操视频)
速看!STM32CubeIDE for Visual Studio Code预发布版全面整合至正式版,完成重大升级
速看!STM32CubeIDE for Visual Studio Code预发布版全面整合至正式版,完成重大升级
【评论有奖】STM32CubeIDE 2.0版本要来了
STM32CubeIDE 实用技巧之条件断点的妙用
实战经验 | STM32N6平台STM32CubeIDE下printfIO重定向到SWV-ITM
【NUCLEO-WBA65RI评测】Home Assistant 物联网心率计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试有了一下,优化提升还是挺明显的: 性能提升:相比1.x版本,启动速度、代码补全和项目编译速度有可感知的提升,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上。 现代化UI:界面更加清爽,图标和布局进行了优化,支持浅色/深色主题,对长时间开发的用户更友好。 增强的调试体验:STM32CubeMonitor和STM32CubeProbe的集成更紧密,调试视图和信息展示更加清晰。 更强大的CubeMX集成:Pinout & Configuration界面响应更快,代码生成逻辑也更稳定。对新一代MCU的更好支持:为STM32H5、U5等新一代高性能和超低功耗MCU提供了原生、优化的支持。 问题还是有的: 兼容性:从1.x直接迁移到2.0.0的项目,偶尔会遇到路径或配置问题,需要手动调整。 最不能忍的还是“Eclipse的厚重感”:虽然优化了,但它依然基于Eclipse,对于习惯了VS Code等轻量级编辑器的用户来说,还是会觉得有些笨重。 一些优化建议: 插件生态系统:Eclipse的强大在于插件,但STM32CubeIDE的插件市场相对封闭。希望官方能提供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允许社区开发更多增强功能的插件。 与VS Code的协同:可以考虑开发一个官方的“STM32 Cube for VS Code”扩展,将CubeMX的配置和项目生成能力与VS Code的编辑器和调试器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开发者的偏好。
ST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品供应商,能够主动把安装包进行减负,给用户和开发者带来更小占用空间的产品,是明智之举。
作为免费的工具链体系,cubemx和cubeide的用户越来越多,较低的上手难度也方便新用户
最后,建议cubemx在工程文件兼容GB2312文本和utf-8文本上优化改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