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C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NFC终端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 1. 主动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NFC终端可以作为一个读卡器,发出射频场去识别和读/写别的NFC设备信息。 2. 被动模式 这个模式正好和主动模式相反,此时NFC终端则被模拟成一张卡,它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被读/写信息。 3. 双向模式 在此模式下NFC终端双方都主动发出射频场来建立点对点的通信。相当于两个NFC设备都处于主动模式。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 ![]() 目前,我们谁常见的NFC工作模式就是被动模式。例如,刷手机乘公交、购物等,这些都是将NFC终端则模拟成一张卡片,它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主动模式常见于读取NFC标签信息等,双向模式多信息交换,例如交换名片。 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 被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如下图 ![]() 主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如下图 ![]() 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公司提供丰富多样的NFC开发工具,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NFC/RFID评估板:意法半导体ST25R3911B-DISCO” ST25R3911B-DISCO介绍: ST25R3911B-DISCO可以用作ISO18092(NFCIP-1)主动和被动启动器,ISO18092(NFCIP-1)主动目标,ISO 14443A和B阅读器,包括VHBR,远距离ISO15693和FeliCa™读头。在其他标准和自定义协议(如MIFARE™Classic)的应用中可以使用AFE并通过外部微控制器搭建框架。它包含一个低功耗电容式传感器,无需打开读头的场便可可用于超低功耗唤醒。也可以使用带有幅度或相位测量选择的传统感应唤醒。自带的自动天线调谐(AAT)技术可在靠近金属零件/或变化的环境中运行。通过软可以看到AAT的影响,给功能评估带来了便利。 ![]() 主要特点:
|
能不能私信个申请链接啊 |
不错,怎么免费申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