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鸣器实验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STM32MP157的IO口作为输出的使用。本章,我们将通过另外一个例子继续巩固IO口作为输出使用的操作方法,不同的是本章讲的不是用IO口直接驱动器件,而是通过三极管间接驱动。我们将利用一个IO口来控制板载的有源蜂鸣器。 11.1 蜂鸣器简介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用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正点原子STM32MP157开发板板载的蜂鸣器是电磁式的有源蜂鸣器,如图14.1.1所示: ![]() 图11.1. 1有源蜂鸣器 这里的有源不是指电源的“源”,而是指有没有自带震荡电路,有源蜂鸣器自带了震荡电路,一通电就会发声;无源蜂鸣器则没有自带震荡电路,必须外部提供2~5KHz左右的方波驱动,才能发声。 上一章,我们利用STM32MP1的IO口直接驱动LED灯,本章的蜂鸣器,我们能否直接用STM32MP157的IO口驱动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①STM32MP157的单个IO最大可以提供20mA电流(来自数据手册,如下图),而蜂鸣器的驱动电流是30mA左右,如果直接将蜂鸣器接在IO口上,可能会烧毁IO。 ②STM32MP157整个芯片的电流,最大也就140mA,如果用IO口直接驱动蜂鸣器,其他地方用电就得省着点了。 所以我们不用STM32MP1的IO直接驱动蜂鸣器,而是通过三极管扩流后再驱动蜂鸣器,这样STM32MP157的IO只需要提供不到1mA的电流就足够了。 IO口使用虽然简单,但是和外部电路的匹配设计,还是要十分讲究的,考虑越多,设计就越可靠,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少。 ![]() 图11.1. 2数据手册部分截图 11.2 硬件设计 1.例程功能 控制蜂鸣器每隔1s响或者停一次,当蜂鸣器响的时候,LED0和LED1亮,当蜂鸣器停的时候,LED0和LED1灭。 2.硬件资源 ![]() 表11.2. 1硬件资源 3. 原理图 STM32mp157原理图中,LED0接在PI0上,LED1接在PF3上。蜂鸣器的驱动信号连接在STM32mp157的PC7上。如下图所示: ![]() 图11.2. 1 LED与STM32MP157连接原理图 ![]() 图11.2. 2蜂鸣器与STM32MP157连接原理图 图中我们用到一个PNP 型的三极管(S8550)来驱动蜂鸣器,R108主要用于防止蜂鸣器的误发声。当PC7输出低电平的时候,Q1导通,蜂鸣器发声,当PC7输出高电平的时候,Q1不导通,蜂鸣器停止发声。 11.3 软件设计 本实验配置好的实验工程已经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路径为:开发板光盘A-基础资料\1、程序源码\11、M4 CubeIDE裸机驱动例程\CubeIDE_project\ 4 BEEP。 11.3.1 程序设计流程 本章节我们通过HAL库的API函数来驱动LED和蜂鸣器,实现蜂鸣器、LED0和LED1以1s间隔交替开启和关闭。其中,我们会用到HAL库中的HAL_GPIO_WritePin和HAL_GPIO_TogglePin函数。实验程序的设计流程如下: ![]() 图11.3.1. 1程序设计流程图 11.3.2 GPIO功能引脚配置 新建一个工程BEEP,进入STM32CubeMX插件配置界面后,在Pinout & Configuration处配置PI0、PF3和PC7为GPIO Output,并配置PI0、PF3和PC7给CM4内核使用,如下图所示。 ![]() 图11.3.1. 1配置PI0引脚复用功能 接下来配置GPIO的工作模式,其中: PC7配置:GPIO为推挽输出模式,配置上拉,速度等级为Very High,User Label为BEEP; PI0配置:GPIO为推挽输出模式,配置上拉,速度等级为Very High,User Label为LED0; PF3配置:GPIO为推挽输出模式,配置上拉,速度等级为Very High,User Label为LED1; 上面的配置,速度等级也可以选其它配置,PI0和PF3的User Label我们保持和上面LDE实验的一致,因为我们要用前面LED工程的实验代码。 ![]() 图11.3.1. 2配置GPIO工作模式 11.3.3 时钟和工程配置 我们采用默认内部高速时钟HSI(64MHz)。同时在Project Manager窗口勾选此项,配置独立生成对应外设的初始化.h和.c 文件: ![]() 图11.3.2. 1配置生成外设独立的初始化文件 11.3.4 生成工程 配置好之后,按下键盘的“Ctrl+S”组合键保存保存 LED.ioc 文件,系统开始生成初始化代码。 ![]() 图11.3.3. 1生成BEEP工程 11.3.5 控制逻辑代码实现 1.新建用户文件 将上一章LED工程的BSP文件夹直接复制粘贴到本工程的CM4工程根目录下。如果还不太熟悉在工程中拷贝文件和新建文件的操作,也可以回头看看我们前面第4.2.3小节,如下图: ![]() 图11.3.4. 1拷贝BSP文件夹 在BSP的Include目录下新建beep.h头文件,在BSP的根目录下新建beep.c源文件,如下图: ![]() 图11.3.4. 2新建beep.h和beep.c文件 最后记得在工程中设置源文件的路径,否则编译的时候会找不到beep.c和led.c文件里的函数。如果把BSP文件夹放在Core目录下的话,就不需要进行这步设置: ![]() 图11.3.4. 3工程关联添加的源文件 2. 添加用户驱动代码 在beep.h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beep.h文件内容
beep.h文件中调用HAL_GPIO_WritePin函数来对GPIO端口位写值,调用HAL_GPIO_TogglePin函数来对GPIO端口位取反。 第6~9行,当x大于0的时候,设置端口位为0,蜂鸣器响;当x小于0的时候,设置端口位为1,蜂鸣器不响。 第12~15行,对GPIO端口位取反,如果蜂鸣器开启,执行这段语句后蜂鸣器关闭;如果此时蜂鸣器关闭,执行这段语句后打开蜂鸣器。 在beep.c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默认关闭蜂鸣器。 beep.c文件内容
main.c文件中的初始化代码我们在前面的第10.5.5小节有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在while循环中,蜂鸣器以1秒的间隔发声,当蜂鸣器响的时候,LED0和LED1亮,当蜂鸣器不响的时候,LED0和LED1灭。 11.3.6 编译和调试 工程编译不报错后,进入Debug模式调试工程,点击运行以后实验现象和我们上面分析的一致。 ———————————————— 版权声明:正点原子 |
基于STM32MP1和STM32MP2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上部署有效的安全保护机制
利用STM32MP1和STM32MP2为嵌入式Linux提供有效的安全措施:供当今决策者参考的3条宝贵经验
STM32MP1 WiFi连接
【STM32MP157】从ST官方例程中分析RPMsg-TTY/SDB核间通信的使用方法
【STM32MPU 安全启动】 TF-A BL2 TrustedBoot原理学习
《STM32MPU安全启动》学**结
《STM32MPU安全启动》学习笔记之optee 如何加载CORTEX-M核和使能校验
《STM32MPU安全启动》学习笔记之TF-A BL2校验optee和uboot的流程以及如何使能
《STM32MPU 安全启动》课程学习心得+开启一扇通往嵌入式系统安全领域深处的大门。
《STM32MPU安全启动》 课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