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CU小助手
发布时间:2023-1-3 18:18
|
DMA双缓冲是什么? 在使用STM32的DMA时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普通DMA传输,但STM32自带了一个双缓冲模式设置,这个模式有什么优点呢? 接下来我会在下面的介绍里详细说明: DMA全称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内存访问。 普通DMA的使用是在DMA的数据流中进行的,设置好DMA的起点和终点以及传输的数据量即可开启DMA传输。
DMA开启后就开始从起点将数据搬运至终点,每搬一次,传输数据量大小就减1,当传输数据量为0时,DMA停止搬运。 DMA的传输模式如果是普通模式,则当传输数据量为0时,需要程序中手动将传输数据量重新设置满才能开启下一次的DMA数据传输。 DMA的传输模式如果是循环模式,则当传输数据量为0时,会自动将传输数据量设置为满的,这样数据就能不断的传输。
那么,双缓冲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普通DMA的目标数据储存区域只有一个,也就是如果当数据存满后,新的数据又传输过来了,那么旧的数据会被新的数据覆盖。(这就是普通DMA的缺点)
而双缓冲模式下,我们DMA的目标数据储存区域有两个,也就是双缓冲, 当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即Counter值从初始值变为0),会自动指向另一个内存区域。
如何使用DMA双缓存? 那么我们在程序里怎么使用双缓冲呢? 这里我们有两种方案使用双缓冲,一种是利用双缓冲自动跳转内存区域,一种是主动跳转内存区域。 这里我们使用DMA的传输模式是循环模式
首先是第一种: 这里我们以大疆RoboMaster的遥控器使用为示例: 首先我们定义好双缓冲使用的两个内存区域
这里我们设置长度为18,也就是一帧遥控器数据的长度。
然后配置好双缓冲的两个内存区域地址
这里配置内存区域2的地址,并把当前DMA指向内存区域1的地址
启动DMA双缓冲
我们使用DMA时利用串口的空闲中断接收一帧一帧的数据。 在串口中断处理函数中对数据进行处理
该逻辑在程序复位后,当一帧遥控器数据发送过来后,Memory0区域被填满18个字节,DMA自动指向Memory1,所以第一次进入中断处理函数时,获取内存指向的时候得到的指向是Memory1。 然后判断剩余数据大小是否为18,如果是则说明上一帧数据接收正常,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不为18,则说明上一帧数据接收长度不正常,这时候就不对数据进行处理,当下一帧数据发送过来后对数据进行检验,正常后才对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是第二种: 这里我们将BufferSize改为比一帧数据长度大的值(比18大),这样可以在一帧数据传输完成后不会因Counter值变0导致DMA指向下一内存区域。
两种DMA双缓冲使用方法的区别 第二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的区别大同小异,这种方法由于将BufferSize设为比18大的值,也就是当第一帧数据传输完成后,Counter值不会自动填满,且内存区域还是指向Memory0,然后我们将剩余数据量保存下来,再将Counter值填满,接着把DMA指向Memory1,最后通过判断剩余数据量来决定是否对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看到,在第一种方法下,我们并没有使用
这是因为当传输数据量和BufferSize大小一致时,完整接收完一帧数据后,DMA会自动指在向下一内存地址,因此在第二种方法中的手动改变内存指向就由DMA自动处理了。 ———————————————— 版权声明:水木皆Ming |
经验分享 | 多个SPI的DMA传输为何仅1个有效?
经验分享 | STM32 DMAMUX应用示例
经验分享 | STM32双定时器+ADC+DMA实战案例
经验分享 | STM32U5系列TIMER+DMA+DAC应用演示
经验分享 | 基于STM32H7 UART 空闲事件及DMA传输示例
经验分享 | 关于STM32 DMA传输的两个问题释疑
经验分享 | STM32G4 UART+TIMER+DMA应用示例
经验分享 | STM32 TIMER+DMA输出PWM异常二案例
经验分享 | STM32H7 EXTI + SPI +DMA 双缓冲应用演示
经验分享 | STM32H563 UART+DMA 2D功能演示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请问一下,使用DMA双缓冲区进行数据的发送的时候,出现了重复发送数据的情况,请问该怎么解决呢?感觉主要是剩余文件数量达不到BUFFER_SIZE要求,带来的重复发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