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基于STM32内置和外置晶振精度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攻城狮Melo 发布时间:2023-3-30 18:06
STM32系列处理好像都有内置的RC振荡器,这个内置RC振荡器可以代替外置晶振,可以节省成本和PCB空间。
6 d* X3 i3 \. m! r# [1 l% |/ I, q3 v* b
20180803163248358.png ! ]- \  h, F, [5 a
9 ]! `3 f( ]4 i6 X0 `' f
我之前有几个设计都是使用的内置的晶振,觉得使用起来很方便,我也知道内置振荡器的精度不如外置的晶振,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对于振荡器的精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的应用。不过这次对付一个对时间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我发现了内置RC振荡器和外置晶振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而其我使用的还是最廉价的外置晶振,其精度就远高于内置振荡器。3 _5 Q; \/ @. W- |2 N
9 Z% R. H: T( k' X3 S, Q" d
例如有个应用我需要精确延时9999秒钟,使用定时器进行定时中断,设置10ms的定时周期,需要经过9999 / 10 * 1000=999900个定时周期才能完成。而定时器的时钟源是由APB2(文档上写的是APB1,程序上是APB2)提供的,APB2的时钟最终来自HSI、PLL、HSE三个时钟源。因此我简单测试了一下使用HSI和HSE通过PLL倍频之后得到的时钟的精度。但是直接测量9999秒钟的时间有点麻烦,我就测量2秒钟的时间即可,看看定时2秒钟,内外时钟源分别能提供什么样的精度,采集设备使用逻辑分析仪或者示波器即可。1 G/ x1 ?" p/ Q* p
# z) B: H  i7 p4 H$ ?+ B
下面是使用HSI时钟测到的2秒钟的波形:
/ P" ~* I5 I+ f% I
1 X( p- f  B8 Y( B4 M  Z! Y
20180803164231664.png
8 B$ ]" B, \9 Q) N* \2 t( ^$ s" x! P
可以看到实际定时时间为2.004270583秒钟,规定 α = Ta / Tb,其中Ta表示设定的定时时间,Tb表示实际定时时间,阿尔法为比例系数,我们大致按照比例缩放来计算如果定时9999秒的话实际定时时间为Ta = Tb * α = 10020.3507797085秒,误差为21秒钟,说实话,这误差已经很大了。
3 v" Z0 ~: x  o5 p1 d# L- P& m; K& b5 Q) }6 u  [( `" ~
使用外置晶振进行测试结果如下:8 }/ g; W2 i( ^; d/ L
, @0 x6 [3 g' |" t; i* W3 ~
20180803164649754.png 5 D3 `9 [5 Y3 A+ J2 c% d1 ]! y
4 X6 V7 N( p; `
可以看到实际定时时间为2.000074417秒,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到Ta = Tb * α = 9999.3720477915秒,误差0.372秒,这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还要更高精度的定时时间可以使用更高精度的晶振,也可以使用频率值高一点的晶振,然后下调PLL倍频系数,因为晶振的误差是固定的,经过PLL倍频之后,误差同样被放大了,降低PLL倍频系数可以减少误差的放大。同样的还可以直接选取48MHz的晶振,然后SYSCLK的时钟源直接选择HSE即可,这样误差可以做到更小,但是STM32能支持最大的晶振是有限制的。3 ]' p5 X+ J, H, l
————————————————
, F- E1 v1 f. ], A5 ~/ H版权声明:哐哐哐 Qua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 v7 k* ^0 n, [
& f4 u: m7 K+ v( O+ f8 r$ i! v8 O, Y+ W- C% y) e2 X$ n
收藏 评论0 发布时间:2023-3-30 18:06

举报

0个回答

所属标签

相似分享

官网相关资源

关于
我们是谁
投资者关系
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举措
创新与技术
意法半导体官网
联系我们
联系ST分支机构
寻找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
社区
媒体中心
活动与培训
隐私策略
隐私策略
Cookies管理
行使您的权利
官方最新发布
STM32N6 AI生态系统
STM32MCU,MPU高性能GUI
ST ACEPACK电源模块
意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STM32Cube扩展软件包
关注我们
st-img 微信公众号
st-img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