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到有很多电机控制的demo用到的芯片都是G4或者F4系列,这两个系列有什么独特点吗? |
STM32G474, I2C设备地址,总出现多余地址0x20,是什么原因?
最近在做单极倍频SPWM
STM32F429 二级启动程序 (sboot) 开发难点:LD 文件 / 堆栈 / NVIC 及 startup.s 修改疑问
为什么STM32G431的串口用不了2.5M的波特率
上电连接USB显示DFU模式
STM32G491RE上电出现DFU模式
debug选项卡中的trace enable选项是灰色的无法勾选
STM32F407ZGT6的SD卡通过DMA控制时,无法从外部SRAM取数据
STM32G431的3.3V引脚对地电阻变小
STM32G473RC timer8的CCDS bit, Capture/Compare DMA selection.
性能强呀 这俩都是M4内核的 频率在100MHZ以上 轮询的频率高
定时器精度比较高 尤其是G4 专门针对电机领域 还带刹车功能吧
如果考虑安全性 可以适当放低点精度 用H5 m33全新内核 安全的很 功能也多
应该是3路互补PWM控制外设吧,还有带刹车控制
你再结合速率、性能以及其它功能需求综合考虑具体的STM32系列及型号。
相比之下,G4系列的模拟外设更丰富和强大,还增加了CORDIC。
[md]M33核也都是100M以上吧,性能应该没的说
性能是没的说 就是在安全和定时器精度上 做个取舍
STM32G4和F4系列均基于ARM Cortex-M4内核,但在设计目标、外设集成、性能优化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区别及选型建议:
一、设计目标与应用场景
STM32F4系列:定位为通用型高性能MCU,适合需要浮点运算和复杂逻辑处理的场景。例如:
STM32G4系列:专为电机控制与数字电源优化,集成混合信号外设和数学加速模块。典型应用包括:
二、核心技术差异
1. 性能与功耗
2. 外设与接口
3. 内存与存储
三、开发生态与工具
四、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STM32G4的场景:
优先选择STM32F4的场景:
五、典型应用对比
总结
STM32G4和F4系列的核心差异在于专用性与通用性的平衡:
选择时需根据项目需求的计算密集度、外设类型和功耗限制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通过评估板(如Nucleo-G474RE与Nucleo-F401RE)验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