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验是在原有的模拟SPI驱动TFT彩屏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反复测试,并参考了硬石科技的参考手册,最终得以完成了实验。SPI的配置如下: 起初我将驱动代码全部改写,但编译烧录后屏幕没有反应。之后我就直接修改了原来的发送单个字节和发送多个字节的代码,并改造成根据是否定义了模拟SPI的引脚符号作为判断标准,来执行相应代码的编译,最终取得了成功。下面是发送单个字节数据的函数: 这是发送多个字节数据的函数: 其他代码就保持共有,没有变化。 测试结果,硬件SPI驱动TFT彩屏的刷屏速度远低于模拟SPI。按照实测的清屏及绘制简单界面的时间,硬件SPI需要4189ms左右,见下图: 而模拟SPI的速度约1578ms左右,如下图: |
【STM32C0评测】Rt-thread nano 添加PIN驱动
【STM32C0评测】STM32C092 适配运行RT-thread
【STM32C0评测】sleep,standby,stop,run四种状态功耗检测
【STM32C0评测】低功耗状态电流测试
【STM32C0评测】自适应波特率UART回环
【STM32C0评测】GPIO控制PWM呼吸灯
【STM32C0评测】NUCLEO-C092RC简要开箱测评——标准而立异的新一代低成本微控制器
【STM32C0评测】基于I2C驱动温度传感器
【STM32C0评测】使用ThreadX创建RTOS线程
【STM32C0评测】基于模拟SPI驱动1.8寸tft屏